我和儿子的《论语》

作者: 姬乾玮 | 来源:发表于2020-01-11 21:59 被阅读0次

颜渊篇(第十)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释义:

子张问怎样遵从和修养德并用来辨别生活中的迷惑。孔子说:“以忠和信为基础.符合于义的事就要努力去实践,这就是遵从和修养德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好好的,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去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就算我们的人生不能富贵被人抛弃,但是也要活出自己的风范来。”

山山,那时候所讲的德,不是现在所说的道德,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遵道而行,而道则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理,是一直存在的,其特性不增不减,不灭不生。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把文分为上下篇,上篇讲道下篇讲德。可惜后人把道和德连起来用,狭隘地理解为一个人修养的基础。文中子张其实就是问怎么样遵道而行才能解决掉生活中的诸多迷惑呢?孔子的答复也很简单:就是要从忠信做起,并用来规范自己义的行为,就可以了。最后他引用了《诗经》里的两句话:诚不以富,亦袛以异。这两句话用得有些深奥,以至于后人不知道怎么译,有人干脆就批评孔子引用得不对,或者按自己的想法译完就完。事实上孔子说的就是像君子一样的活着,不管富贵贫贱,只要做到忠信徙义就可以了,生活中还有什么迷惑的呢?

儿子,你说是吗?

崇德:遵从于道和德。

徙(xi二声)义:听到看到不公平的事查实后努力去做。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出自《诗经》小雅,诗中描写一个上门女婿,因贫穷而被妻子抛弃被赶出家门的男人。

                      2020.1.11

相关文章

  • 我和儿子(论语)

    宪问篇(第四)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释义: 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

  • 我和儿子的《论语》

    雍也篇(十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

  • 我和儿子的《论语》

    雍也篇(十四)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

  • 我和儿子的《论语》

    雍也篇(十三)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有儒雅风范的君子,不要...

  • 我和儿子的《论语》

    泰伯篇(第九)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释义: 孔子说:“对于民众,只能让他们听话照做,而不能让他们知...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先进篇(十一)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先进篇(第七)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释义: 诸侯王季...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先进篇(第八)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先进篇(十二)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释义: 弟子...

  • 我和儿子的《论语》

    先进篇(十三)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释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儿子的《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ib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