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篇(第十)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释义:
子张问怎样遵从和修养德并用来辨别生活中的迷惑。孔子说:“以忠和信为基础.符合于义的事就要努力去实践,这就是遵从和修养德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好好的,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去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就算我们的人生不能富贵被人抛弃,但是也要活出自己的风范来。”
山山,那时候所讲的德,不是现在所说的道德,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遵道而行,而道则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理,是一直存在的,其特性不增不减,不灭不生。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把文分为上下篇,上篇讲道下篇讲德。可惜后人把道和德连起来用,狭隘地理解为一个人修养的基础。文中子张其实就是问怎么样遵道而行才能解决掉生活中的诸多迷惑呢?孔子的答复也很简单:就是要从忠信做起,并用来规范自己义的行为,就可以了。最后他引用了《诗经》里的两句话:诚不以富,亦袛以异。这两句话用得有些深奥,以至于后人不知道怎么译,有人干脆就批评孔子引用得不对,或者按自己的想法译完就完。事实上孔子说的就是像君子一样的活着,不管富贵贫贱,只要做到忠信徙义就可以了,生活中还有什么迷惑的呢?
儿子,你说是吗?
崇德:遵从于道和德。
徙(xi二声)义:听到看到不公平的事查实后努力去做。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出自《诗经》小雅,诗中描写一个上门女婿,因贫穷而被妻子抛弃被赶出家门的男人。
2020.1.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