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春防(春季防疫)于上个月末结束了,看着一摞又一摞的报表,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阶段性工作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
这是我成为一名畜牧业工作者的第个12个年头,恐怕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从小连老鼠都害怕的我会从事畜牧业这个行业,人生就是这样,处处充满新奇,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我的祖父曾在人民公社时代在牧场、兽医站工作过,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兽医,到了我这里,算是第三代了。
小时候在家里,见得最多就是父亲帮乡亲们的家禽家畜治病的情形了。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父亲几乎走遍了方圆几十里的每一个村落。
一个医药箱,一双旧雨鞋,是我的童年里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靠农业来生存,靠畜牧业来生活。乡亲们把家里养的牛、羊、猪甚至一只小鸡都看得很重很重,因为那是一家人经济的命脉所在。

在父辈们的年代,我们国家整体经济水平还没有发展起来,畜牧业就更落后了,农村的劳动人民过活举步维艰。
家里的大牲口生了病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可以看病的医生,很多时候还是蹩脚的,江湖骗子。

记得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所在的生产队唯一的一头大黄牛生病了,正遇上春耕,队里好多活儿都搁置了干不了,少安带着老黄牛走了好几天才找到可以看病的地方。这一段描写是那个年代畜牧业最真实的显照。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决心跟随祖父和父亲的足迹,上了牧校,在牧校的日子里,曾立志要学成归去,为家乡的畜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学成后回到农村去,为家乡的那些牛那些羊治病,让它们获得更多生存的机会,为农民们带来一些生活的希望。
农民们全部的希望都在田里和圈里,田里种着丰收的希望,圈里养着繁荣的期待。
2005年,我正式入职畜牧业,成为一名助理畜牧师。国家进入21世纪,很多行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畜牧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每一个乡下都有了畜牧兽医站,达到了全覆盖,刚开始,我被分配到离县城几十公里的一个乡镇下的几个农村,负责基层防疫工作。
一年要进行两次防疫,春防和秋防,这两个季节是农民们最忙的时候,也是我们畜牧工作者最忙的时候。
面对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这恐惧来自于陌生,来自于部分农村的偏僻与交通的不发达。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独自一人骑一辆女式摩托车到最远的一个村子做防疫,途中突降暴雨,泥泞、雨水加上寒冷,让我在摩托车上瑟瑟发抖,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抵达目的地,千万不能倒在路上。雨越下越大,握着车把的双手僵硬了,机械性地不停地加油,冲过一个又一个泥水潭,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丘。

那次之后,我开始动摇了。曾经的理想在遭遇残酷现实地打击之后是如此的脆弱。
当身边的朋友忙着东奔西走经商的时候,我在防疫的路上;当牧校的同学走南闯北跑销售的时候,我在去往防疫的路上。当我面对滂沱大雨、泥泞山路的时候,我想到了放弃。
父亲得知我的状态之后,对我说了很多,把我从迷茫中拉了回来。
父亲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当你选择了一份职业,选择了一种理想,肩膀上就开始承担起了一份责任,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积累,责任也在不断地增加。
父亲说他能够在兽医的岗位上坚持几十年,凭的就是一个农民的执着。父亲小的时候,祖父在牧场工作,牧场的牲口总是生病,祖父总是发愁,要是有了自己的医生就好了,那些牲口就可以少死几头,公社的生产资料就可以多一份。
父亲在心里埋下了这样的种子,用几十年去认真做一件事,他做到了,他希望我也可以做到,不畏惧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

12年,我从期待向往到想要放弃,从迷茫无助到越挫越勇,我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蜕变。选择了畜牧,就选择了一种奉献,选择了畜牧,就选择一种人生。
时光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从祖父到父亲,从父亲到我,我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对畜牧的热爱,这份畜牧情必将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END—
我是武道道,爱笑笑,爱读书,爱写作,爱书法,爱摄影。青春赋予我们锋芒,别给青春留下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