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对年末总是有着特殊的心里应知,会默默地盘点很多事情,一年里遇见的温暖、收到的礼物、倾心了的事情等等。
也会算计自己纸媒发表文字在心里预期数字的差缺,内疚欠了朋友书评的质量,纠结自己懈怠了的读书深度。
也会怀想年末里要送给朋友礼物的选择,念念不忘的还有一年一度给自己订阅的下一年度杂志。
订阅杂志是我入职之后有了自由工资以来,年年年末对自己一年辛劳的奖赏,也是让自己可以对下一年度心怀期许的一种心理倚靠。
不止是喜欢,而是迷恋,迷恋一期期杂志里自己可汲取的那些让自己心动的句子,也会沉浸,沉浸在一篇篇故事文里人物的悲喜沉浮。
上一年度自己订阅的杂志,在无任何可知的情况下,信箱里收到的新书出版商更换,杂志内容全部改版,为此心里不悦了很久很久,以至于带着心绪的翻阅让这本杂志成了一年的鸡肋。
最近生了要去书店寻觅新类型杂志的心思,辗转了几家,顺着自己读阅的喜好在书架间挪移,竟然发现了“城市画报”。
曾经说过,因为做“城市”专栏编辑,而让“城市”这两个字成了我的一种心魅,总是试图想要拓宽自己对专栏文字的定位与取舍,也想让来稿作者因为一篇文、遇见一种情,并至此懂得在文字深耕的历程里试图让自己日有所长、终有所获。
所以,在征得工作人员同意之后,我拆了“城市画报”的薄塑封袋,站在了书店远景背景里的一盏灯下。
正值学生放学高峰的喧嚣自动隔离在了心门之外,这本由南方报业出版的画报,现代都市年轻人生活形态与生活方式的精彩纷呈,为我打开了城市印象的又一个出口。
目录里的四大板块:城市志、生活志、影像志、艺文志,分享的是那种“能够跳起来够得到的生活”,被定义为了生活类杂志。
尽管做“城市”专栏很用心,也懂得有城、有人、有情的城市才是烟火世界里的尤城,但“鲜活”的元素还是欠缺了的。
也会思考何以专栏来稿很少,相信太多作者都是直观之取“城市”二字,忽略了一座城里所有容纳之内涵元素。
【理事会•城市】专栏目前收录文字,申请推文每一篇文字文首的“推荐理由”,都是加南的用心之笔,没有更好只有最好。
也是心怀期许的,期待有缘读文的读者,可以透过点滴的痕迹来解读一个专栏的定位,之后何不尝试怀着一颗心,去解读身居的这座城与城里的人与事,情与景。
还想说的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方,不必有多少多么吸引人的理由,只要有一隅或一件事入过你心、热过你血,那么它就属于你,或者,你就属于那个地方。
浪漫不过书写一座城,心中永远有,要记得提笔写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