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道德经》,凡五千言,2500年前横空出世。
历朝历代,诠释《道德经》的著作汗牛充栋。
有人说它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有人说它是一部军事著作,还有人说它是养生书,甚至有人说它是烹调书。
这几天,在查看股市行情时,我忽然想到,难道《道德经》不是一部炒股指南吗?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提法,纯是无稽之谈。
若不信,请往下看。

01物极必反
第四十章有句话,“反者道之动”。是说事物的运行规律,是向相反、相对的方向发展变化。
第五十八章,有一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存。”说的是,福、祸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在股市中,想成为赢家,就必须“逆向思维”,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
我是一名穷小散,投入股市的资金额也不大。但股海沉浮,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个中滋味。
受弟弟的影响,2007年,我进入股市。
当时,行情在4000多点,证券营业部门庭若市,前去开户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茶余饭后,买基金、炒股票是热门话题。
疯狂涌入的股民,把股市推进了一波又一波,加上机构的煽风点火,有人说:“股市疯了”。
此时,真正的“股神”在悄然引退,而“韭菜”们却在奋勇前行。
记得当年十月,股市一鼓作气,冲到了6124点。就在人们高唱凯歌的时候,股市掉头向下,一泄千里。一年的时间,就砸到了1600多点,许多人的巨额财富烟消云散,股民的信心被推毁,再也听不到人们谈论股票的声音了。
按说,这时,到了可以买股票的时候了,可是,到证券营业部一看,门前冷落车马稀,一片惨不忍睹。
炒股,思维比技术还重要。有人读了几百本股票书籍,什么指标、什么图背得滚瓜烂熟,但到了实战时,却输得一塌糊涂。
没掌握根本使然。
股神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此乃至理名言。

02顺势而为
就是说,要顺应趋势。《道德经》第八章有一句“动善时”。它告诉我们,处理问题,要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
再谈股市。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同样适合股市淘金的人们。有人炒股,屡败屡战,尚有越挫越勇的气概,被股市击打得遍体鳞伤,还不知悔改。
这就是逆势操作造成的。大家知道,股市中有个理论叫“波浪理论”,股票价格,如大海的波浪,一推一波地有起有伏。
要有盈利,就必须顺着趋势做。下跌趋势形成后,就不能去盲目操作了。“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任何人也不能战胜市场,只能顺应市场。

03不如其已
《道德经》第九章开篇第一句就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句话是说,拿着一杯水,满满的,不如适可而止。
第四十六章又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与“持而盈之”句意思差不多。咎,是罪过的意思。
这对我们炒股,也有启示。
股市中有句谚语:“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是祖师爷”。
许多人,一年到头,总是满仓操作,好象总怕闲置了资金,其结局往往是满仓被套,抹着一把辛酸泪,行走在解套的漫漫长路上......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太贪婪,不知止。盈利了,还想挣的再多,结果,不仅没有保住盈利,连本金也搭进去了。
要有止盈止损意识。

04五色目盲
《道德经》第十二章,有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让人听觉不敏感了。
一些“菜鸟”股民,整天打探小道消息,或者流连于股票社交网站,或者驻扎在某股市论坛,企图靠消息炒股,往往陷于骗局,造成亏损。
当然,正规渠道的消息还是要多学习掌握的,如监管部门的规章动态、上市公司的公告等。

05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道德经》第三章中,最后一句话是:“为无为,则无不为。”意思是,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
这个问题,值得股票市场的管理者深思。
中国的股票市场才设立几十年的时间,是在探索中前行。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许多人说:”监管部门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而一些该管的却没有管起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陷于了一种怪圈,所采取的措施,使股市不是暴涨,就是暴跌,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从“无为而治”的观点来看,监管部门应重在建立健全规章和制度,然后监管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处罚违规行为,而不是去具体“作为”,去人为地控制市场的涨跌。
这只能会适得其反。

以上歪解,娱乐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