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发现我妈很喜欢跟一个C姓阿姨来往。那阿姨个子矮矮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
妈说,C阿姨性格很直,她要是喜欢谁,恨不得天天把那人搂在怀里;反之,直接瞪人一眼,就走人。
当时听妈这样说,没什么感觉。现在回想这样的评价,只想摇头,哑然失笑。
C阿姨有个女儿,比我大五岁。随了她妈,也是小小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同时她还多了个特点,那双眼睛喜欢到处乱转,很聪明很伶俐的模样。我叫她楚楚姐。
那时,我妈经常拿楚楚姐当反面教材,八卦着她从C阿姨嘴里听到的过往,自豪于自己教子有方,得意于我对她的唯命是从。
小时候的我,跟现在一样窝囊。只不过,那时我妈说什么我都觉得对,还从心里佩服她怎么这么会说,长篇大论不结巴。
而现在,只要一想起她对我的训斥,我就会皱眉头,心生厌烦。
虽然她在渐渐老去,却依然中气十足、毫无顾忌地对成年的我指挥来指挥去,时不时还会瞪我几眼。
但我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自责反省;更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觉得她真厉害了。
跑题了,拉回来。
C阿姨嘴里说出的楚楚姐,是个从小就谈恋爱的人。为了断了楚楚姐的念头,C阿姨把她送回了东北老家,让自己的兄嫂帮忙照顾。
没想到楚楚姐一如既往、勇往直前,把恋爱谈到了东北。
这可把C阿姨气得不轻,钱没少送给她兄嫂,孩子却并没有转变。一气之下,把楚楚姐接回了身边。
她丈夫在单位有头有脸,关系挺硬,生生把学习极差的楚楚姐转到了市重点中学就读。
这令我妈羡慕妒忌不已,我和我爸没少因此而挨骂。被骂的内容自然是,我没本事考上那所市重点,我爸没本事给我走进那所学校。
楚楚姐到了市重点没多久,就跟班里一位据说被全校女生喜欢的帅哥谈上了恋爱。楚楚姐跟我说,那男生喜欢她,对她很好。
我那时才上五年级,也不太懂这些。但能记得,当时其实也挺羡慕她有本事的。
而据C阿姨跟我妈所说,那男生长得一副小流氓样,就是个子高点。
审美高度和立场心思不同,确实可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C阿姨说,绝不能让楚楚姐跟他谈恋爱,她的话楚楚姐已经不听了,请我妈帮忙教育一下。
记得那天,我妈得意洋洋地对我和爸说,哎,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要别人帮忙。行吧,都是朋友,帮帮她吧。
于是那天晚上,我在小屋里写作业,我妈在大屋挽救“边缘少女”。
大概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作业写完了,我妈带着楚楚姐走了出来。她一边拍着姐姐肩膀,一边说:“你说是吧,那人......”
我下意识地问:“谁啊?” 楚楚姐刚想说什么,没想到,我妈生硬地说:“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她习惯了这样阻止我,无论人前还是人后,我也习惯了闻言闭嘴。
后来再见楚楚姐,她对我说:“你妈那天跟我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
我便问,我妈那天跟你说了什么。她说,还不就是你妈青春时期的风光恋情呗。
能记得当时我听后,没说什么,心里挺不舒服的。觉得妈妈用了那么长时间“挽救”她,还说了跟我都没说起过的往事,换来的却是她的玩世不恭。如果换作是我,无论如何不会这样轻薄了别人的好意。
现在再想起这事,依然觉得楚楚姐挺不地道。但同时,以我现在的认知来说,我特别能理解她当时“一句没听进去”的感受。
别人的经历对自己来说,只能是借鉴,不可模仿。更何况,如若讲诉者只是一味地说教,得意于自己的风光的话,那对于听众而言,一定是分秒都在经历无聊和痛苦。
只可惜很多喜欢说教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带给别人的痛苦,这包括了我妈。
只不过,她在我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唯命是从,却不知道,不会再有第二个像我一样窝囊的人,甘于听她得意却空洞的长篇大论。
想起这段往事,是因为那晚,我妈又开始在我面前说教点评了。累了一天后,真讨厌这样的谈话。
于是吃过饭,借口太累,就回了家。
其实,一天下来确实累,这不是谎话。只不过,如果没了那不顾我感受的长篇说教,我不会走得那么快。
文 | 枫叶丰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