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园地
读《道德经》第十八章随感

读《道德经》第十八章随感

作者: 缕缕芳香 | 来源:发表于2022-12-30 15:25 被阅读0次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大道之隆也,仁义行于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废,而后仁义见矣。世不知道之足以澹足万物也,而以智慧加之,於是民始以伪报之矣。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

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道德和仁义是有联系的,存在先后顺序。《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宇宙世界。浩瀚的宇宙,在我们的眼中,无穷无尽地绵延,看不到它的起点,不知道它通向何方。人们的心里总是有很多疑惑,对道亦如此。

大道无心爱物,而物物各得其所。仁义有心爱物,有亲疏区别关系。行起仁义壮举,需要消耗人们的精力,有时候甚至会令人心里产生困惑,觉得长时间地坚持做出壮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一章,有人认为老子对仁义进行了批判。其实,老子提倡真的仁义,认为人们不可以不仁不义,而在大道之中,人们会无意识地做起仁义之事。

智慧出,有大伪。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受到别人的赏识,但是有些人虽然很聪明,是一个技艺出众的人,却遭到别人的鄙视和怒骂。这些人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是给人类谋求福利,而是做出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自己的利益,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把智慧用在为人们谋取幸福的正道上,以己之力为人带来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六亲不和,有孝慈。上古虽无孝慈之名,而父子之情自足。及乎衰世之道,为父不慈者众,故立慈以规天下之父。为子不孝者众,故立孝以规天下之子。何以找到心灵的港湾?作为至亲的家人,无论如何,都是自己孤独的心灵上的一片温暖的依靠。弘扬孝道和慈道的美德,家庭和睦,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国家昏乱,有忠臣。君道无为而天下自治,臣道未尝不忠。忠臣,是响亮的,他们的事迹得到千古的传颂。在我们的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忠臣的名字,我们深深敬佩地他们。

相关文章

  • 读《道德经》第十八章随感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 道德经之对立统一

    #本文源自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的核心理念就是在讲对立统一,要有辩正思维去看待事物,第十八章是拿道与仁义、智慧与大...

  • 绝学无忧:学习《道德经》心得(21)

    文/若冰 (《道德经》第二十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第十九章里,阐述了他的社会观,阐述了社会病态的现象产...

  • 初识《老子》第18章

    第十八章二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八章 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

  • 道废仁出:学习《道德经》心得(19)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八章 ) 《道德经》第十七章,老子阐述了他的政zhi观,指出了为政者的四个境界,体现了他...

  • 2019-04-30

    【日精进第44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八章和注解五遍,《京瓷哲学》第十八条,《定位》...

  • 道德标签化是一种危险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道德经•第十八章》 ...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18:见果识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之解字 大道...

  • 《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仁大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

  • 别让孩子说:“对不起,我不小心……”

    今天早上诵读课时,我请一个娃娃背诵本周所学内容——《道德经》第十七、十八章。结果这宝贝从十八章开始背,我提醒他,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第十八章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gx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