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佛心得佛、儒、道专题
修行之路(十七至二十)

修行之路(十七至二十)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06:22 被阅读79次
修行之路(十七至二十)

十七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写的文字,他说梦想理想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法帮你,不要让别人知道。对此观点我有不同的想法。         

二十多年前读【菜根譚】,我记住了其中一句话:“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 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长久以来我一直在生活中思考并实践着这句话。         

人为梦想理想而默默地付出是应该的,必须的,因为没有人能代替你去行动。但是要实现宏大的梦想理想,不是靠个人的能力能完成的,而要靠全社会的关注。         

自己的坚持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支持。大愿定能产生大力,但如果他人不知道你的愿望理想,如何帮助你?

古人都知道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那是为了吸引大众的力量。         

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就是靠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梦想理想都不敢告诉别人,这样的心态能成什么事呢?

一个坦荡的人是没有秘密的,是相信别人的,是不怕人笑话的。

一切事情的根源都是思想心态,对成功者而言,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2016.10.12)

十八

西安连下十几天雨,令我感到沉闷压抑,头脑也没了思想,什么都不想写,书也读不进了。

昨天乌云退去,现出蓝天白云和灿烂阳光,虽然空气更冷了,但心情豁然开朗。         

很久以前学到了古人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并在生活现实中不断地落实。

昨天王慧笔老师也用他的行动践行了古人的教导,并用朴实的文字详细记录分享,起到交流和互相鼓励的效果。

我看到今天也有其他朋友转发了王老师昨天制作的链接【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转发也是善举,值得感恩!         

王慧笔老师的学问可以做我们的老师,行为可以做我们的示范。其他朋友们则用美好积极的语言赞叹王老师,也让我深感人心的善和美,当然也是真诚和智慧的体现。         

德和慧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慧必有德,有德必有慧。有智慧的人必然善良,善良中就包含智慧。     

【道德经】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古人今人都强调断小恶、行小善,是因为好多人都做不到。

知道这些话,但是不能落实,说明并没有理解。所以那些能坚持一辈子行小善的人就非常令人敬仰。(2016.10.30)

十九

昨天王慧笔老师留言说他只能做小事,其实我也经常觉得自己只能做小事,和王老师很有同感,于是我回应了他几句。

我想,大概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做的都是小事,于是我想抒发一些关于小事的感悟。   

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其中有一句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都会说的成语和励志语。   

西方的哲学家也总结出:量变引起质变,和老子的思想很相似。

前些年有科学家观察到蝴蝶效应,更把哲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所以非常受现代人关注,被广范应用到管理、成功学等各个方面和领域。         

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实也是老子思想的诗意表达和在革命实践中的应用和印证,这句话的含义可能蒋介石体会最深。我们则是这一简单而深刻道理的受益者。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出平凡的真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温家宝总理站在大国领导的地位感慨:“在中国,任何小事乘以十三亿就是大事。”    

所谓智慧,就是明白非常简单的道理;所谓成功,就是坚持天天把简单的道理化为行动。

小与大的关系,古人已经阐述的很形象具体生动,后人只是从不同方面继续理解和实践罢了。

也有很多人会不屑一顾或不能严格落实,但是只要是会用一辈子时间精力做小事和小小好事的人,都会取得巨大成功和幸福快乐,成为让今人受益让、后人永远怀念的不朽的大好人。(2016.11.01)

二十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应该向小孩子学习,以他们为师。上小学二年级的刘以诺都懂得“人有恶,则隐之;人有善,则扬之。”可是我们很多成人都做不到这一条。

大部分人对别人的善看不到也不宣扬,对别人的恶却津津乐道,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甚至有人对行善的人还要讽刺打击。

我父亲在世时,每天把楼前的路面打扫的干干净净,却经常受到我们家人的嘲笑和阻拦。         

多年前读过一篇诺奖得主的文章,题目是【做人的道理在幼儿园已经学过了】。古人说:三岁小儿懂得,八十老翁做不到。做人的道理小孩都懂,可是大人不懂也做不到。所以在做人方面,很多成人其实没有资格给孩子当老师。

每个孩子都天真可爱聪慧,如果有幸遇到好家长好老师,就能成长为好人或优秀人才。可惜大部分人没有运气长在优良环境,于是长大后庸俗不堪。       

从王慧笔老师和他的学生身上,我看到了小孩子的可爱和当老师的快乐,看到社会的美好和希望。整个社会都在 推广国学,很快我们就会看到结果。         

优秀的文化可能在某时遭打压,但从长远来看是普遍被社会认可的。

做好人可能不被低俗的人理解支持,但总会遇到有良知有善心的知己知音。         

我们无法左右别人,但我们要有自己的头脑,要为自己负责,勇敢做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全世界都反对,也不要怀疑自己。

有自信,敢于承担,敢做敢写敢说。人生只有一次,没有人替我们负责,也没有人替我们活。(2016.11.03)

修行之路(十七至二十)

相关文章

  • 修行之路(十七至二十)

    十七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写的文字,他说梦想理想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法帮你,不要让别人知道。对此观点我有不同的想...

  • 修行之路(二十一至二十四)

    二十一 清晨读王慧笔老师发在我的读书群里的文章。是他的一位上初二的学生写的。我打算写两句鼓励的话,结果收不住,成了...

  • 至二十七

    作者:楠梵 时光那么长,爱情却很短,感谢时光让我们在26岁的尾巴,遇见彼此。 人都说军营是绿色的,辉煌的,有男儿风...

  • 修行之路(九至十二)

    九 十几岁时,我喜欢读文学期刊、科普书籍。二十多岁时,喜欢读哲学、小说、交际与口才类书籍。三十岁以后喜欢成功学,四...

  • 修行之路(五至八)

    五 一个人读书太多,就不会思考了。我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就是这样。多亏去年见到了万行师父,要不然这一生就白过了。 大...

  • 修行之路(十三至十六)

    十三 最早听到【道德经】的书名,是在高中时听同学讲的。当时我们都不懂什么儒、释、道,同学大概是怕我们笑话他,还加了...

  • 神秘的对话

    善豪,从少年之际遍自发开始修行之路,二十多年的修行过程,曾拜访多位名师,而后总结出自己一门深入的修行之法,入世到出...

  • 轼辙

    #轼辙# #关于母亲#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父亲至二十七才发奋。母亲却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女子。 当时我八岁...

  • 2018-07-07

    倒计时1819天,诵经至第二十七遍,祝你平安!

  • 2021-11-27

    十一月二十七日,晴,3至15度。上工地,很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行之路(十七至二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sz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