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了,H中学门口热闹起来。“华丽的纸伞,雪白的制服。”这些对比强烈的色彩,让初秋的阳光格外明亮。文章开头,简单的一段,画面感很强。
然后画面拉开一个缺口,似乎流出一条小河,是一对年轻人。他们边走边谈论着第一天来学校的感受和老师布置的国文作业。文章很自然地进入主题。
这时候,读者很容易就化成一个隐形人,跟着两位同学“由大街转向小巷”,听着他们的对话,和两位同学一起朝家走去。
两位同学都是优等生,尤其在国文方面,所以,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格外上心。但是,进了初中,学校里没有专门的国文课本,教国文的王老师就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两篇课文。一篇白话文,鲁迅先生的《秋夜》,一篇是文言文的《登泰山记》。
对于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思想还很单纯,而鲁迅先生的文章因为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每个句子,每篇文章都有深意。成年人看了,也常常是需要思考,更何况这些刚上初中的孩子。虽然孩子们对句子的诵读没有问题,但句子后的意思,却很不理解。怎么办?
还有那一篇连作者的名字都不认识的古文,更是难上加难。要理解文章,就要尽量站在大人和古人的立场上去。也许才能理解一二。所以,这篇题目叫“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就很好理解了。
另外,为什么让书中的主人公周乐华和张大文是表兄弟呢。个人认为,是书中主题的需要。两人的关系越密切,谈论起问题来,也更容易沟通。就像周乐华的父亲是一位老师一样,亲切有爱的父子关系,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亲近的关系,都是为了主题服务。
国文王老师布置的文章,表兄弟两个在父亲枚叔的帮助下,通过一再预习,明白了一点《秋夜》创作的背景是在一个晚秋的夜里。实景就是没有叶子的两棵枣树和一些衰败了的花草,扑火的小虫,以及一些寒意。在枚叔的讲解下,知道了它们是“外部的经验”。然后,作者对着这些景物,把自己的感想加进去,就成了内部的经验。由于内部经验都出自个人内心,所以,有些文章段落只有作者才会解释清楚自己当时的所感所想。对于乐华和大文的对《 秋夜》的不完全理解,枚叔很明白原因,并且说他们看不懂也很正常。因为,他们毕竟是一个初中生,并没有长成大人。
在文章的最后,枚叔又体贴地和孩子们说:“你们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
是的,尽管文章难懂,但经验都在文章中。只有通过认真学习,才能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自己写文章时,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