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散文
清澹精致的韦应物

清澹精致的韦应物

作者: 目送归鸿 | 来源:发表于2023-05-24 22:17 被阅读0次

微信中一度很流行两句话:“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读者多以为是当今才子佳作。殊不知其源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两句诗:“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一瓢酒似乎比一壶酒更契合落魄漂泊境遇,而“足以慰风尘”与“可以慰风尘”相比显然有斧凿之痕。化用韦应物之诗,却要强行加以修饰,失了自然之趣尚不自知,是谓不得韦诗之真旨。 韦应物诗浑然淡然,意境悠远。当年历经仕途蹭蹬,曾给外甥卢陟写了一封书简,诗云: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他感叹平生志远性洁,却知音难觅,宦海沉浮,蹉跎岁月,唯有酒可解忧,堪慰风尘。这与三国时曹丕之叹极为相似:“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想来有着深刻人生体悟的文人士子,内心皆有着一份寂冷,此情无计可消除,只有那瓢酒,可以浇灭一切纷扰忧愁。

当然,韦应物并不是个阮籍刘伶似的人物,靠酒一醉解千愁。他的酒更多时候温在心中,自我斟酌。否则他的情绪不可能那么和缓平稳,他的诗风不可能那么澄澹精致。他被后人誉为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除了他诗中描绘的多是山水风景,更因为他诗风冲淡境界澄澈。最能体现他诗歌恬淡之风孤寂之境的莫过于《滁州西涧》了: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幽草自生,黄鹂深啭,春潮带雨,水急舟横。寂寞天地间,自然山水间,唯我独在。正如柳宗元《江雪》中的那个垂钓者,在漫天飞雪中,在万懒俱寂中,唯我独钓。这该是如何一种安静的心境,坦然的态度!没有惊人的定力,超人的智慧,是无法从容审视人生,审视世界的。在这类诗中,见不到韦应物的焦虑迫切和功名利禄之心,相反,倒是一派淡然清净幽居独处之意。

然而少时的韦应物却并不如此平和,而是任侠负气,放浪不检。是人生的丰富阅历和官场的起伏沉浮磨砺了他的心性,改变了他的思绪,让他的生活航行改了向,少年意气渐磨灭。韦应物生于官宦世家,先世门第鼎盛、代居高位,曾祖曾于武周时任宰相,祖父也官至宗正少卿。父亲韦銮虽做过宣州司法参军,但家族之势已式微。因为家境一直不错,韦应物自小并不好读书,倒是纵马游猎,行侠交友,是个典型的浪荡游侠儿。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早年只是一味玩乐,不识愁滋味。既不读书,也不干谒,更不从军,似乎胸无大志,完全是个没有什么想法的膏粱子弟,放浪玩家。后以门荫得补右千牛。未几入选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天天在皇帝身边晃悠,虽然不是什么朝廷命官,但得进出禁地如过家门,拥有那份得意荣耀,想来韦应物还是满自足的。然而不久爆发的安史之乱打破了韦应物的太平富足生活。因为没有跟上唐玄宗西逃的步伐,韦应物彻底离职失业了,京城的家随着长安城的攻陷也无法平安如常了。韦应物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没有了任何依托的韦应物意识到自己的无力无助,开始折节读书。过往的经历在他的《逢杨开府》一览无遗: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从他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少年的韦应物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属于武陵年少,咸阳游侠之类。打架斗殴,赌博撩女,饮酒纵猎,可谓生活奢靡,荒唐放诞。因为常伴君侧,狐假虎威,所以即使“身作里中横”,也“司隶不敢捕”。但乱世之时,皇帝都逃跑了,韦应物也就无法仗势耍横了,甚至连生活都成问题,屡屡“憔悴被人欺”。因为以前不愿读书,“一字都不识”,所以只能从头再来,狠下功夫开始读书。好在他天赋极高,用心极专,七八年后,诗便写得极好。

公元763年,韦应物正式走上仕途,任洛阳丞。历尽艰辛的韦应物犹如脱胎换骨,一收往日荒诞行径,摇身变为高雅之士。南宋朱熹《清邃阁论诗》云:“《国史补》称韦为人高洁,鲜食寡欲,所至之处,扫地焚香,闭阁而坐,其诗无一定造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以前五毒俱全的韦应物,经历了社会巨变,人生颠覆,浪子回头,真正地改邪归正,变成了一个高洁得道之人,这真是一个奇迹。在唐朝一众诗人中,韦应物恐怕算是个罕见的奇人。

进入官场后,韦应物并未一帆风顺。自洛阳丞转任河南兵曹后不久,韦应物因惩办不法军士而被讼,弃官闲居洛阳同德寺。五年后,韦应物复出,任京兆府功曹,后任高陵宰。几年后转任朝清郎。下放为鄠县县令,未几改任栎阳县令。曾因疾辞官,闲居于长安西郊之善福寺。两年后升任尚书比部员外郎。从763年进入官场到782年这20年间,韦应物时有沉浮,或在京城任低层官员,或在地方任令宰,或贬谪辞官休养,总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波折凶险,只有微小进退。经过经年沉淀,终得累官至员外郎。这于一个没有什么功名战绩的人而言,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了。人生的最后几年,韦应物走得更是步态从容,仕途顺畅。公元783年,大概46、7岁左右,韦应物自朝廷外派任为滁州刺史。两年后任江州刺史,加朝散大夫。在江州他同样是呆了两年,又入朝升为左司郎中,并封为扶风县男,食邑300户,跨入高官行列。一年后改任苏州刺史,这是他人生最后一个岗位。在苏州刺史任上只干了两年,免职后因家贫无法立即返回长安,寄居于苏州永定寺。不久病逝于苏州,年仅55岁。

韦应物的人生来了个大反转。从一个吃喝玩乐的混世魔王成功逆袭为一个清正高洁的朝廷官员和声名远扬的田园诗人,实现了华丽转身。为官,他有官声。他一直秉持高洁之态,忧民之心,廉政之风。他因为忧愁黎庶而常感叹“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他从不滥用权力为己谋利,始终保持洁净怀抱,去职苏州刺史任时,依然生活困顿。可以说,他是个洁身自好的清官、一心为民的好官。作为诗人,他更加独特。他生活于盛唐盛衰之际,国家治乱之交,处于盛、中唐诗风变迁的转折中,但他的诗歌却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大历年间,盛唐气象已不复存在,诗人多写风花雪月,羁旅乡愁,风格凄清寂冷,缺乏浑然壮阔景象。体裁上工于近体,擅长五言律诗,追求对仗精工,音律和谐,词章雕琢。诗风也趋向于王维、孟浩然的清淡。韦应物与大历其他诗人不同,他各体均擅,尤长古体。诗歌内容丰富,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乐府诗,有送别和悼亡的抒情诗,山水田园诗更是其所长。他的诗气韵悠长,风格冲淡,有王孟之风。语言质朴清丽,自然流畅,有一语天然万古新之感。

韦应物现有500余首诗歌传世,内容涉猎广泛。他的乐府歌行近于杜甫、元结,忧患家国,关心民生。故清刘熙载说他“忧民之意如元道州”。他曾写过不少讽刺贵族生活的诗,如《长安道》《贵游行》,也写过不少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如《采玉行》《夏冰歌》。最能代表此类诗歌的当属《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诗中描写了农民的劳碌辛苦,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刻同情,同时自惭高官厚禄,不劳而食。全诗情感真挚自然,语言简洁朴实。是典型的新乐府写实诗。正因为他的诗反映现实,讽刺时事,有“唯歌生民病”之特点,所以白居易说他的诗“才丽之外,颇近兴讽”。显然,韦应物的诗对于白居易领导的中唐新乐府运动影响极大。

韦应物还写有大量悼亡诗。他与妻子情感深厚,可惜妻子去世得早,他独自一人抚养孩子,生活上极为不易,常于深夜寒朝怀念亡妻,写下许多深情的诗句。《韦应物集》卷六“感叹”类原注:“此后叹逝哀伤十九首,尽同德精舍旧居伤怀时所作。”计有《伤逝》、《往富平伤怀》、《过昭国里故第》、《闲斋对雨》、《悲纨扇》、《出还》、《送终》。等十九首。诸诗中,《伤逝》最具代表性:

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

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

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

柔素亮为表,礼章夙所该。

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

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

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

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

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

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

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

读来真是令人悲从中来,难以自已。难怪宋刘克庄感叹道:“悼亡之作,前有潘骑省,后有韦苏州……不可以复加矣。”

韦应物最为后人称道并盛传的诗还是他的山水诗和赠别诗。明胡应麟曾说过陈子昂开古雅之源,张九龄开清澹之派。前者有高岑等人,后者有王孟等人。韦应物及其后的柳宗元无疑属于清澹之派。上追陶渊明谢灵运,下继王维孟浩然。故有“王孟韦柳”之谓。韦应物的诗不似王维那么佛性禅意很浓,也不似孟浩然那般烟火气十足,又不像柳宗元那般清峭幽寒。他的诗清澹寂冷,沉静清幽,但富有暖意亮色,读后令人世虑尽消,心境平和。总的来说,韦应物的诗具有几个特质。一是幽。二是静。三是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首《滁州西涧》了。此外还有《西塞山》《闻雁》《咏露珠》《夕次盱眙县》等,写景状物皆寂冷幽清,清澹和熙。《东郊》一诗不仅涵盖了他山水诗的特点,还道出了他追慕陶渊明的情怀: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诗人公余漫步,欣然于春日景象,不由心旷神怡,自然生起结庐人境之意。诗中描绘之景境清丽喜人,情感淡然真切,特别是“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等句,浑然天成,意味深长,令人神往。

韦应物的赠别诗也很有特色,丝毫没有应酬敷衍之意,反倒是情真意切,景境兼备,充满岁月慨叹,人生体悟。显得温婉而隽永,深刻而意长。这类诗极多,如《淮上喜会梁州故人》《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简卢陟》《寄李儋元锡》《寄全椒山中道士》《赋得暮雨送李曹》《长安遇冯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等,这些几乎篇篇精妙绝伦,都具有代表性。试看《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诗人忧时念乱,心情沉郁,思念友人,期待重逢。同时感叹“身多疾病”,自责“邑有流亡”,作为朋友,重情重义;作为官员,勤政为民。此诗影响深远,其中情怀深为后人所赞佩。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赞“贤矣”。

再看他的《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诗中既有对朋友落魄的同情,亦有对其归隐的慰勉。同时感叹花开春来,时光飞逝,希望彼此珍重,互相勉励,不负春意,不惑人生。在这些诗中,韦应物善于写景造境,同时满含情感,寄寓思悟。景语境语情语皆融为一体,景境交融,情景交融,使得他的赠别诗别具一格,雅淡高致。

韦应物的人品诗风,一直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高度肯定:“近世韦苏州歌行,清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晚唐诗人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夐,若清风之出岫。”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赞道:“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明胡应麟《诗薮》称许道:“有以高闲、旷逸、清远、玄妙为宗者,六朝则陶,后则王孟常储韦柳。”清沈德潜《说诗晬语》比较道:“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而三家中,太白近乐府,右丞、苏州近古诗,又各擅胜场也。”

韦应物以一浪荡子弟,于落魄穷困之时,折节读书,随后翩然奋起,仕途既闻达,诗名亦鼎盛,亦一奇人也。

相关文章

  • 东郊并译

    东郊 作者:唐.韦应物 译析:石宏博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

  • 唐诗打卡第二十八天:无聊思归的县令

    东郊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清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

  • 读古诗词打卡第94天

    东郊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清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 韦应物 《东郊》韵译及赏析

    《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

  • 读《唐诗三百首》(二十六)

    《唐诗三百首》第二十六首,韦应物的“东郊”。 【原文】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

  • 清雅风情在

    行书唐代韦应物的《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

  • 澹澹流清欢

    笔落尘寰畔,魂歇高远间。 群峰来作伴,仙阁把书摊。 苍苍叶与树,渺渺云和山。 ...

  • 唐诗今译——《东郊》

    《东郊》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

  • 030-【东郊】

    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

  • 手写唐诗三十五:东郊

    东郊 唐·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澹精致的韦应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vc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