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从诞生后的第一声哭闹到呀呀学语时的成长,从年少无知到垂垂老矣,一生中能够陪伴我们最久的,让我们终身难忘的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亲就如一座高山,我们穷其一生都在仰望,却不敢靠近,来自情感与心理的排斥让我们无法去像走近母亲一样去同样的亲近父亲。我们总感觉父爱太过深沉也太过隐匿,父亲永远是严肃的,有时甚至是可怕的。
母亲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扮演者慈祥的角色,她们勤劳而辛苦,温柔而软弱。母亲爱哭,母亲总是被欺负,母亲总是被伤害,母亲总是想着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她会不会早早离开这个世界。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如果我们没有结婚生子,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当母亲是多么让人觉得又爱又恨。我们的身体是母亲身上的肉,来自血缘上的亲近让我们即便再痛恨也没办法去忽视母爱。
曾经的我们,或许亲眼目睹过母亲被家暴的经历,或许看到过母亲泪眼朦胧求助无门的苦涩,或许看到过她也曾渴望拥有完美的爱情却最终不得不妥协于现实。
我的母亲就是如此,她就像这本《迟来的告白》一书中描述的一样,她们都有故事。甚至可以说每个母亲都有故事,她们的故事之乎于自己的孩子,家庭,配偶,甚至生命。
所有与爱有关的事都值得被讲述,愿我们都能拥有表达爱的能力。
爱在心,口难开,这是一场迟来的告白《迟来的告白》一书是著名导演黄惠侦写的一本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是讲述有关她母亲一生的经历。
其实在写这本书之前,书中的很多内容作者已经在早年拍摄成影片放映。而也正是这部黄惠侦花费二十年间拍摄的纪录片让她一跃成为知名导演,获得了国际多项大奖,而这部影片的名字就叫做《日常对话》。
像很多人一样,黄惠侦是一直排斥去向外人诉说家庭的私密事,尤其是有些事情是难以启齿的。不知是什么改变了她,亦或者她已经被这些积压在心理的苦痛所折磨的必须要说出来,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一部作品,而这本书也是导演黄惠侦首部文字作品。
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这个家庭竟然乱到这个程度。可即便是这样的家庭却也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黄惠侦。
都说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至深,甚至终身都会被影响。好的家庭的孩子身心健全,学有所成。而充满苦难与折磨的家庭却能让孩子也变得孤僻甚至抑郁,更甚至走向不归路。
但庆幸的是因为母爱,因为亲情,黄惠侦的和她的妹妹并没有学坏,她们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们应该是快乐的,但真的快乐吗?如果真的快乐那么这本书又为什么要存在,她在控诉什么?在怨恨什么?又在期盼什么?
如果说母亲的爱是源源不断的水,那么我们感受到的是冰凉还是温暖。也许我们都曾在这冰凉与温暖中来回徘徊。会怀疑过母亲到底有没有爱过我们?可时过境迁,当我们看到母亲花白的头发,被皱纹蹉跎的皮肤,被无情的时光冲刷过的黝黑的脸庞,我们除了爱她还能去恨吗?
在书中黄惠侦的母亲她并不像我的母亲一样传统,她会反抗,是同性恋,她有能力,最重要的是她一生都在找爱。
在她喜欢同性恋的时候她选择了和异性结婚,在和异性的那段婚姻里她有了两个孩子。她原以为这就是她的命,一眼就能看到未来,可最后在家暴与无尽的羞辱里她选择了反抗,带着孩子四处流浪。
无疑作者的母亲阿女是勇敢的,在那样一个封建的年代她做了很多女人所不能做的事。那种女儿身男儿心得果敢与坚强让她勇敢的跨出了心里的坎,带着孩子走向了不可知的未来。
都说勤奋和坚持一定能有好的结果,那么作者的母亲就是这样在恐惧与逃亡中为她们一家人的未来划拉出来新的出路。一家人一起去跳牵亡歌阵,去努力赚钱,是活着给了她们前行的勇气。
这本书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用看似冷静的言语去写这段悲惨的经历,但那之中蕴含的无奈,心酸,悲痛,甚至那无边的爱都能勾起我们长长的回忆和深深的痛苦。
我们在痛苦什么?是在为作者痛苦,为生命默哀?还是在每一个字里行间找寻母亲的影子?也许我们看到的就是那份我们无法言说的爱和恨。这世上,永远都是父爱会缺席,可母爱却从不曾离开过。
爱在心,口难开,这是一场迟来的告白什么是家?有女人的地方才是家。一个家庭没有女人,那就缺少了中心,缺少了灵魂。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永远是最重要的角色,我们从不曾去重视过,甚至感恩过,我也不曾去给她说过那句让我想说却说不出口的我爱你。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活着的过程,有悲欢离合,有酸甜苦辣,还有谁都不曾教过我们的爱。我们其实都不懂爱,也不懂如何去爱,更不懂如何能用更好方式的去爱与被爱。
或许我们都需要一个机会,去了解我们生命中那些最熟悉的人,包括孩子,伴侣,亲人,亦或者母亲。而这本书就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我们去反思自己的机会。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属于黄惠侦家人的回忆录,但其实它不仅仅是写给她的母亲,她是想写给千千万万的人看,她想透过这道影子去折射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母亲的辛苦。她在揭开这道所有人都没勇气去揭开的伤疤,为母亲正名,为爱告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