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做喜欢做的事,不容易疲劳。科学家的发现大体能证明以下结论:只用脑不会令人疲倦。如果只讨论用脑,那么它“在八个或者十二个小时之后,工作能量仍像开始工作时那样迅速和有效率”。大脑几乎是不会疲倦的。
那么是什么使人疲倦呢?心理治疗专家们都说,人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心理疲势”。是什么心理因素影响坐着不动的工作者,使他们感到疲劳呢?是快乐?是满足吗?当然不是, 而是烦闷、懊恨,一种不受欣赏的感觉, -种无用的感觉,太过匆忙、焦急、忧虑的感觉,这些都是使那些坐着工作的人筋疲力尽的心理因素。成功人物和普通人的工作量有天壤之别,前者能有效地战胜疲劳,焕发出无穷的精力,奥秘就在这里。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是对工作的厌倦。也就是说,心理疲劳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其本质是,“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比如做脑力劳动,做了一定时间后,就感到心烦意乱,不想再做了。但是反观自己,似乎并不疲劳。只是一种莫明其 妙的原因让自己就是不想做了。这种原因其实是厌倦。
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长时间做一件事情, 就会感到厌倦而不再想做。李开复说过,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方法是:同时把好几个科目的书摆在附近。看一科看烦了,就换另一科。这样换来换去,脑子不容易厌倦麻木,头脑始终能保持比较清醒的状态。人脑的这个特点,也是死记硬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焦虑有时也会让人的心里感到疲劳。比如,做一项工作时,非常担心做不好它。这种担心的情绪,就会浪费大量能量,使人感到非常疲劳。总之,引起心理疲劳的原因有好多种,消极情绪是主要原因,还有厌倦、心烦意乱、无能为力感、优柔寡断等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