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消极情绪定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消极情绪定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作者: 喜洋洋和周文王 | 来源:发表于2023-11-13 09:16 被阅读0次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做喜欢做的事,不容易疲劳。科学家的发现大体能证明以下结论:只用脑不会令人疲倦。如果只讨论用脑,那么它“在八个或者十二个小时之后,工作能量仍像开始工作时那样迅速和有效率”。大脑几乎是不会疲倦的。

那么是什么使人疲倦呢?心理治疗专家们都说,人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心理疲势”。是什么心理因素影响坐着不动的工作者,使他们感到疲劳呢?是快乐?是满足吗?当然不是, 而是烦闷、懊恨,一种不受欣赏的感觉, -种无用的感觉,太过匆忙、焦急、忧虑的感觉,这些都是使那些坐着工作的人筋疲力尽的心理因素。成功人物和普通人的工作量有天壤之别,前者能有效地战胜疲劳,焕发出无穷的精力,奥秘就在这里。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是对工作的厌倦。也就是说,心理疲劳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其本质是,“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比如做脑力劳动,做了一定时间后,就感到心烦意乱,不想再做了。但是反观自己,似乎并不疲劳。只是一种莫明其 妙的原因让自己就是不想做了。这种原因其实是厌倦

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长时间做一件事情, 就会感到厌倦而不再想做。李开复说过,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方法是:同时把好几个科目的书摆在附近。看一科看烦了,就换另一科。这样换来换去,脑子不容易厌倦麻木,头脑始终能保持比较清醒的状态。人脑的这个特点,也是死记硬背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焦虑有时也会让人的心里感到疲劳。比如,做一项工作时,非常担心做不好它。这种担心的情绪,就会浪费大量能量,使人感到非常疲劳。总之,引起心理疲劳的原因有好多种,消极情绪是主要原因,还有厌倦、心烦意乱、无能为力感、优柔寡断等原因。

相关文章

  •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本周情况通报: 1.距离期末考试还有11天(在校学习时间) 距离地生学考还有15天! 部分同学7点到校之后,自觉学...

  • 非不能也。不为也

    齐宣王向孟子讨教称霸天下的秘籍,孟子却岔开话题,先和他讲了一个听来的关于齐宣王的故事——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

  • 读书,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在规劝梁惠王实施仁政中指出:“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实为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

  • 不为不能之辩,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颜回和冉求,形成了...

  • 生活感悟1

    年少轻狂,很多事自诩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步入中年,最悲哀的莫过于发现很多事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 非不为也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生。物换星移,兜兜转转,几度夕阳红。我们活在这个间,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长到一个风华正...

  • 《夫妻智慧》作业安全感觉察日记第3天: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夫妻智慧》作业安全感觉察日记第3天: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夫妻智慧》作业安全感觉察日记第3天: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 《论语•雍也篇》|| 非不能,实不为也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意: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

  • 非不为也,不可为也。

    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因为兰因絮果, 因为一切运转都自成一脉, 所以我们不必自苦于善因所得的恶果。 因为是非功过...

  • 茶说(141)

    蝴蝶飞不过沧海,表白经不起等待。前者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后者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使尽了洪荒之力依然到不了的远方那就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消极情绪定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yr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