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家菊黄竹墨大学生活
不怕居无定所,只怕漂泊的心无处安放

不怕居无定所,只怕漂泊的心无处安放

作者: 张弛有道1981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11:28 被阅读308次
    01 别离

    那年,大学毕业。

    因为知道自己的处境,提前半年就随着北上的大军,去找工作。希望在BJ这个众多文人墨客留下足迹的古都,安身立命。

    即使不能成为文学大咖,也可以在充满文化的空气中优雅地过活,这就是我的初衷。

    拼爹的时代,没有爹可以拼;讲学历的社会,没有985甚至211重点大学的敲门砖;看脸,没有高颜值和婀娜的身材。

    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贫下中农,矬胖丑的一枚屌丝。唯有一颗热爱文学的赤诚之心。

    拖着沉重的行李,匆匆地和相处了四年的同窗道别。甚至,最后的拥抱都透着心酸。

    回望学校的那一刻,眼角拖着眼泪没有滚落下来,生怕在众目睽睽下丢脸。

    发动机发动起来的那刻,眼泪还是不争气得模糊了眼睛。

    梦想,显得分外缥缈。一开始就从事文字工作,是不大可能的。为了填饱肚子,还是要用我的财会专业。能在喜欢的城市,谋到一份职务,可以让我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就是最初的梦想。

    生性倔强的我,不可能再向家里,手心朝上要生活费。

    02 心路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普通县城里。

    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大多都已嫁作他人妇。男孩已经成家立业,做着我们那里特有的买卖,皮毛生意。我算是父母眼中的骄傲。

    由于环境的闭塞,父母的思想还停留在80、90年代。以为上了大学,前途就是一片光明,能够顺利毕业,就能端上他们所谓的铁饭碗。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国家政策的变化,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并没有铁饭碗给我准备着。那年是2005年,正是我国第一次大学扩招政策出台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史上最高。工作岗位的竞争,相当惨烈。

    2005年,这年,父母对我抱着太多的期望。每次谈话都会涉及工作,他们的付出,必须要看到回报。

    现实的残酷,告诉父母也是给他们徒增烦恼。本来就不想依靠父母,在家乡找个稳定工作的我,更没必要给他们的期望平添一些阴霾。

    03 在目标城市迷茫

    辗转坐了学校的校车,市内的公交车,登上了北去的绿皮火车。那是一个到达BJ最慢的车,之所以选择这个车,主要是车票便宜,到站时间也比较好。到达时间是晚上,正好没有多少人关注---背着大包小包,逃荒似的我。

    老公的志向和我不同,他还要考研,所以没有怎么特意找工作,名正言顺地避开了找工作的队伍。

    所以,孤身一人的我,独自来到了我向往打拼的城市BJ。

    下了火车,拖着随着路况左右摇摆的行李箱,随着人流走出站口。躲到一个僻静处。从小城市来的我,一时还适应不了,大都市的嘈杂。四面八方涌来各种方言的说话声,汽车的车轮声,广播的宣传声,还有到处响起的手机彩铃的电话声,弄得脑袋嗡嗡作响。

    看得眼花缭乱。南来北往、穿戴各色服饰的行人;鱼贯而行,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

    背上的行囊,格外的沉重。虽然没有农民工的模样,但是我深深的知道,接下来的生活,要比他们更艰辛。

    背着各样花色的被褥,手里提着大大的半透明编织袋,里面装着他们的日常。有塑料材质的脸盆、衣架、板凳,甚至一把粉红色的塑料梳子,翠绿色的背面镶嵌着刘德华大头照的镜子。

    他们三三两两的走向远处。有的,走向了包工头提前预备好的包车,这个车会载着他们到达目的地;有的,几个同伴一起,坐上了熟悉的公交车,载着他们到达某个项目公司;有的,亲戚模样的人陪伴,帮着他们提着大包小包,一边介绍着上了行程。他们都走远了,在个把小时,甚至几分钟后,都会到达目的地,食宿安排好,就能开始他们的打工生涯。

    我的目的地在哪里?今晚,哪里可以安置迷茫的我,睡上一个安稳觉,让我思考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多少年以后的我,想起当时的举动,真的很佩服当时的勇气。独自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看着茫茫的人群,不知道下站到哪里。估计,也只有那时的我会有那样的勇气,因为虽然居无定所,但是目标很明确,我要在这个城市打拼。

    04 和同学老公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

    走出煦煦嚷嚷的人群,找一个僻静处,把行李垫在屁股下,喘息起来。望着逐渐暗下来的天空,和大街小巷穿梭的人流,我做了一个决定。

    拨通了我儿时同伴的电话。一些朋友,由于选择的道路不同,走着走着,不经意的回头,就发现少了几个。她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时的我们,有将近十年未曾见过面,也没有联系过。她的电话还是我的母亲,通过她的母亲给我的,说是到了同一个城市,好坏有个照应。现在想来,母亲的预见都是可靠的。

    见了面,疏远中也有亲切。由于时空隔离了太久,共同话题只有谈论我们小时候。我们小时候的打架斗殴,钓鱼偷瓜。从言语中知道她已经结婚,租住在前门一个四合院里的一室。

    天子脚下,寸土寸金,有个容身之处,已经很满足。她带领着我,不知道穿过了几个弯弯曲曲的巷子,终于在一个四合院的门口停了下来。

    当时,天已经暗了下来,大多橱窗中都透出了灯光。

    定了神,透过门口望去,看不清门洞过道里都塞着什么家什物件。好像有淘汰的二八自行车,破旧的红木箱子,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只在中间留了一条一个人可以通过的窄路。

    我拿着一个行李箱子,紧跟着她侧身穿过门洞,期间还不小心被什么物件碰到了膝盖,一阵麻木的酸痛。

    总算有个喘息的地方。虽然只有一室,带个小厨房的小屋。吃着同学老公做的饭菜,很香。不知是因为他是个厨子,做菜手艺好,还是自己太饿了。反正,那顿晚餐感觉很美味。

    吃过饭,车马劳顿的我,经过一天的折腾,很快就有了困意。他老公还没有出去寻住处的意思,我问同学,晚上怎么睡。同学说,本来老公是要回饭店宿舍睡的,可是他们同事来了亲戚,宿舍住不下了,我们挤挤吧。边说边向她老公的方向瞪去。

    屋里只有一张床。三个人一张床吗?我差点就叫出来。这时,同学在床底下拉出一个单人钢丝床。当晚,他老公睡小床,紧挨着睡在大床上的她,我在大床的最里面靠墙。

    终于熬过了一晚,天亮了。来之前在招聘网上投过简历的单位,有了回应。今天要去面试。和同学上班一起出门,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七拐八绕走出前门胡同。

    经过几次公交车的转换,终于到了招聘方指定的地址。是一个写字楼,看起来还不错,走进指定的房间,不觉警惕。

    一个公司也就是五六十平米,一共五六个人,所见几个年龄都不过20岁。

    面试官是个女孩,年龄和我相仿。看到她,就感觉她没有面试我的资格。也许,她察觉到这一点,简单的和我聊了下个人简历,就把我指派到一个什么培训机构,要交入职培训费200元。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还是去了。到了那里,也碰到了几个和我一样遭遇的大学生。

    感觉已经上当受骗。但是,好奇心还是驱使我去里面探个究竟。我就不信了,光天化日之下,他们敢做什么勾当。

    透过半掩着的门,里面有三四个人,分别坐在仅有的两张办公桌旁。桌上没有文件夹,更没有资料,只有一个登记本,一支笔。他们不知道在聊着什么,声音很小。

    怀着沮丧的心情,回到来时的车站。因为,人生地不熟,在回前门的路上,坐了相反方向的公交车,辗转了两次才回到前门大街。

    还好,凭借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的记忆,找到了同学带我进去的那个胡同。就这样穿过了两个小胡同,走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是未曾来过的路,走错了路。然后又原路返回,到前一个岔路口,选择另一条路走,走到半路又感觉不对。我就在前门胡同的小路里,凭借着记忆反复走了几遍,还是没能找到回家的路。如果不是能听到过往商贩的叫卖声,真以为自己鬼打墙了。

    在这个岔路口,来回徘徊了将近一个小时。不得已,给同学打电话,更要命的是,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因为都是弯弯曲曲的胡同,根本没有标志性建筑。我按照指示,看门牌号,告诉了同学。等同学接到我回到家,已经夜里9点多钟。

    吃了同学给我准备的饭菜后,疲惫马上侵蚀上来,我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推了一下,让我让里面挪一下。朦胧中听同学说,她老公要在大床上睡,那个小床睡得腰疼。

    怎么办呢,寄人篱下,真的不容你选择。就这样,我蜷缩在他们床上的一角,趴到听见他老公起床,洗漱完毕,走出屋门上班去。我才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披上外套爬起来。走出屋外,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北方寒冬清晨特有的寒气,从鼻孔钻到脚底,打了个冷颤。

    怀着屈辱、迷茫,在前门大街上晃荡了日头升上头顶。返回同学的住处,打包好行李,踏着胡同里的大青砖走出前门大街。

    05 差点误入传销

    拖着行李,搭上去另一家公司面试的公交车。没想到,面试异常顺利。面试不足5分钟,面试官就笑呵呵地给我说,面试通过,如果感觉可以,今天可以直接培训上班。

    这家公司估计是靠谱的,没让交培训费,我心里窃喜。

    一个自称是同事的人,带着我穿越过一个写字楼,走进一个酒店模样的建筑里。走进一个大会议室。里面坐满了人,和一般的培训不同,没有桌子,就是一排排椅子,紧挨坐着至少二百人的样子。

    人们的情绪异常的饱满,个个挺直腰板,激动地面朝讲台,微笑地倾听,还有不由自主的叫好声。

    是不是走错房间,脸上挂着巨大的问号,看向带我过来的同事。她示意我坐下,和旁边走道上站着的,一个老师模样的人,嘀咕几句就离开了。

    突然,台上的人用手,有节奏的打起拍子。加油……加油……

    如果一月卖出五套,月薪就过万,十套就十万,一百套就一百万……,你的下线分你一半,你下线的下线分你四分之一,那是多少!等着在家数钱吧!月薪百万不是梦!激动吧,同志们!

    周围的空气燃烧起来。个个都兴高采烈的,好像在畅想数钱的情景。根本没有人注意我,瞅见邻座喝水的空,问道:“这是什么产品,这么赚钱?”

    “推销化妆品,金字塔式销售”。我愕然。

    “金字塔式销售?”我故意疑惑道。

    “就是人拉人,你发展下线,他再发展下线。你的下线以及下线的下线都有你的提成”

    她说完,头转向讲台,又附和着台上的演讲,激动去了。

    我想撤离。环顾四周,除了讲台上的一个老师,其余三个过道上都有老师模样的人。他们不时警惕地看看,场内的同事,讲台上的老师。

    我一个人这样突兀的走出去,会不会被他们单独隔离呀。不能冒这个险,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失去自由。其余的人怎么都那样激动呢,现在想来,他们是已经过了几天的洗脑。

    怎么办呢。台上的老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到了吃饭的点。我被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人,安排到一个组,由他们带领着去隔壁的一个有包间的小饭馆。

    此时的我,已饥肠辘辘。寻思着,和他们吃顿饭吧,看他们有什么花样。一个自称组长的人,开始点菜。心里暗自盘算,混顿饭吃完就闪人。

    谁料,点的菜还没有上全,组长就招呼旁边的服务生,算下这桌饭的价格。

    大家都是出来打工,AA制吧。当时真想跑掉,但是面子还是下不来。独自闷着头,吃了这顿AA制的工作餐。

    吃了饭,借故去厕所的机会,溜到了有公交车的大街上。

    06 终于有了固定住所

    在天安门广场,拖着行李箱,看着周围各色肤色的人群,猜想着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今晚会住在哪里。

    这时,手机响起。是同学打过来的,他赶过来找我。我们在前门的不知道哪个胡同里,吃了一顿饭。在BJ的寒冬里,觉得这顿饭格外的温暖。到现在,还能依稀感觉到环绕着热气的牛骨汤,散发出来的温暖。

    那夜,我们无处安身。在天安门广场,璀璨的灯光里,大约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我羡慕身边搀扶走过的老夫妇,羡慕黄发碧眼拍照的国际友人,羡慕开公交车的司机,羡慕路边卖烤红薯的小贩……

    我心里想着如果能在这个城市生存下来,是多大的幸事。

    只要一个小小的房间。天黑了,能透出温暖的灯光。里面有张床,有能做饭的灶具,还有一张能写字的小小的书桌,那就足够。

    那夜,后来我们去了一间网吧。前半夜,在各个招聘平台,海投了一些简历,只要条件符合,没有BJ户口的限制,促销员的岗位都没有错过。下半夜,困意袭击上来,失去了浏览电影的兴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乎参加了BJ各个招聘会,都被只招BJ当地户口的限制,挡了出来。我和同学去了海淀区,他亲戚家的一个临时民工宿舍里。潮湿发霉的房间里充斥着脚臭,上下铺的十几个床位上散落着各色被褥。

    经过几天屡战屡败,我的同学坚持不住,回家了。我失去了的临时住所。

    天无绝人之路。这时,两个平时并不熟悉的老乡,给我短信,想和我合租。

    在朝阳区城中村的一个平房里,我们安顿了下来。一个不足50平米的小院里,住进了四户,有七八个人。我们三个人,租住在东南角一间七八平米的房间。由于没有足够的被褥垫床,天天睡得腰疼。枕头是用暂时不穿的衣服,包着几本厚书做成的。

    厕所是一个胡同公用的,在200米外的胡同口。半夜内急是最难受的,冒着被黑暗中不知何方蹿出何物的恐惧,摸索着走出200来米的胡同,走进臭气熏天的厕所。有时候,厕所的灯还忽明忽暗地,制造闹鬼的气氛,只有把手机的铃声开到最大,来给自己壮胆,然后再哆哆嗦嗦得跑回小屋。

    不怕居无定所,只怕漂泊的心无处安放
    07 做教辅编辑

    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奔波,在网上投简历,赶场各个招聘会,为了一个面试,跑遍BJ八区五环。在我即将返校参加期末考试的时候,收到BJ这个城市馈赠给我的第一个Offer。

    东城区一家图书科技公司的编辑,主要负责高中组物理学科。才接手这个工作,心里掩饰不住得兴奋,连走路都是轻快的。做文字工作,虽然不是文学,感觉已经触摸到理想的边缘。

    工作了大约一个月,枯燥感就每天围绕着我。所谓教辅图书编辑,就是把所有签约老师的稿件——其实就是一份试卷,我从头到尾校正一遍,连标点符号都不能错过。然后,还要修改他们给出的不明确的答案

    要认真负责,因为你通读过的稿件,还是有审读来检查的,如果错没找出来,达到一定的错误率,必须重新校正。达不到每月的任务量,绩效就会打折或拿不到,这个工作枯燥而有压力。

    在工作了两个月后,终于明白,距离理想还是很遥远。

    虽然是在天子脚下,压榨廉价劳动力的现象比比皆是。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周日。除了睡到自然醒外,还是怀揣着对这块土地的热爱,参观了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的鲁迅故居,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茅盾居住,还有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的老舍故居,还有大观园。

    只有参观这些大师故居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我的梦想好像还在。

    为了能在这个城市生活下来,这样枯燥的编辑工作,还是坚持了半年。

    半年后,大学正式毕业。我没有坚持去BJ这个城市,南下去了江城一家股份公司,从事我的本专业财务工作。

    吃饱了肚子,才能谈理想。还好,在这个城市吃饱穿暖后,还有闲暇走走方方、池莉他们走过的路。

    08 心的漂泊

    十几年过去,日子安稳了。在这个江城,有房子,有孩子,有老公。凭借十几年的打拼,有一定的人脉和经济基础。

    有了即使任职的公司突然倒闭,也能迅速找到同样体面、待遇相同工作的能力——就是所谓端铁饭碗的能力。

    然而,日子美满了,心却是空的,感觉心一直还是漂泊着。

    当为了温饱漂泊的时候,并不感觉特别痛苦。加班加点的工作,利用不间断的业务来提升自己的技能。认真对待BOSS的每个要求,用心的和同事合作, 就拥有保住饭碗的能力。

    一旦,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不安定的心,就开始漂浮上来。这几年,在全职一家公司的基础上,兼职一家工作。利用中午别人休息的时间,去另一家公司工作。晚上,帮一些文字代理机构,写一些所谓的职称作业、毕业论文、升职论文,为的就是让忙碌充实自己的时间,不再想那些理想和初衷。

    到今天看来,忙碌的忘却好像是不可行的。现在,那颗浮躁的心,还是漂浮了上来。

    文字工作,时时刻刻在敲打我的内心。比起做枪手,写一些东拼西凑的所谓论文,我更愿意用文字表露我的内心,用文字观察这个功力、凉薄又温暖的社会。

    我的后半生,要有自己的文字伴随才会充实。

    09 安定

    决定,需要太大的勇气。生活稳定,让心安也定下来,不再漂泊才是真正的安定。

    文字写作,要有做苦行憎的心里准备。因为只有沉寂的心灵,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做一个文字工作者,让心底的那份不安定,彻底的曝光于光天白日下。

    即使,得不到这个浮躁社会的认可,没有多少读者;即使,江郎才尽,没有写作的灵感。我也要继续前行。

    用我的文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用我的文字,反映这个社会好、坏、美、丑;用我的文字,直面体制改革的成功、失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怕居无定所,只怕漂泊的心无处安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av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