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能否高中,与多种因素有关,有时候,自己的名字让主考官或者皇上看着满意,也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气。
清朝嘉庆年间,某一年陕西举行乡试。考试前,一位主考官去拜访官至尚书的恩师。两人谈得正融洽时,尚书想放屁,但又不好意思,于是,挪了挪屁股。主考官以为老师有什么暗示。于是问老师有什么吩咐。尚书说:“无他,下气通耳!”主考官一时没弄懂啥意思,但又不便多问。
古代书生苦读主考官回到家,暗暗揣摩老师那句话的意思,终于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老师在提醒我关照一下叫下夏器通的考生呀!考完试,主考官果然在众多试卷里找到了夏器通的名字,也没看那人文章写得如何,将他定为乡试第一名。也许夏器通本人都不知道其中原委,就糊里糊涂成解元了。
清道光年间,一次,原本拟定的状元是史求。考卷呈给道光钦点时,道光一看名字就来气,这不预示着大清国气数不长久吗?文章也不用看了,大笔一挥勾去了此人。做为一个守成之君,道光执政时期,清朝已开始走向衰落,所以他对一些与国家不吉利的字眼看着过敏。但接下来,道光在另一份试卷上看到了好兆头。当他读到“二甲第九名戴兰芬”几个字时,不由得眉开眼笑。大清国天长第九(天长地久),戴戴(代代)兰芬真是大吉大利呀!道光不假思索地将戴兰芬钦点为状元。
古代殿试图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之所以成为状元,也是他的名字带来的运气。
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举行了一次殿试,恰逢慈禧太后70大寿,慈禧想借此机会给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带来吉兆。主考官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给慈禧太后“钦定”。夺魁的是广东的朱汝珍。慈禧一看这人的名字不由怒气上涌。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是广东人,使她看到广东人就犯病,而“珍”又让她想到被自己害死的珍妃。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了一边。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又转怒为喜。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旱情严重,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清王朝自然是好兆头。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变成了新科状元。
刘春霖画像看来,在科举时代,考生的名字也会给主考官甚至皇上带来好印象,给其加好多感情分,甚至给自己的命运带来转机。当然,这其中也有真才实学的。如刘春霖博学多才,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其小楷功力深厚,为当时学子所称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