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麻州總醫院見習紀錄 Day18_0730

麻州總醫院見習紀錄 Day18_0730

作者: 妮兒妮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22:51 被阅读0次

    Last Day of My Life in Boston

    Final Clinical Observation

    雖然我的飛機在今晚7點半,但還是要把握最後MGH的學習機會,一早我還是來到醫院跟Mrs Cheng診啦!一如往常的頭痛門診,在打針或治療procedure簡單歸納兩件事:

    1. 魔鬼藏在細節裡—打針的方式

    觀察Mrs Cheng打針時,他每一針下針前都會讓病人有心理準備,譬如深吸一口氣、口頭告知「放輕鬆」,打針後也會確認病人的狀況,因為對第一次打針的病人來說,打針這種痛是第一次經歷的,自然是會感到不舒服的,因此每打完一針就尋問目前的感受,讓他們緩和後再進行下一步打針。這些細節看似基礎,卻不是每個醫護人員都那麼細心體貼的,而做到了才能讓病人真的滿意、對醫療產生信任感。

    2. 要理解病人,不要強迫病人接受他們不喜歡的治療方式

    有一些病人非常不喜歡打針治療的方式,可能一方面他們不喜歡打針的感受,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一直依賴著打針治療的方法,所以在做治療的調整時,這些因素都是要注意的。從這裡我意識到藥理的重要XDD,對於藥物效果的強度、第幾線用藥順序、藥物副作用都是在做處方時必須馬上想到、並且當面對病人解釋自己用藥的目的與正副作用。開始拯救藥理呀~

    Memory Conference

    上週跟著Dr Perez的診時,他告知我今天有一個Memory Disorders Unit & Movement Disorders Unit Conference,好奇如我就跑來聽聽看了!本日主題是:Interactions of Vascular Risk and Amyloid in Promoting Cognitive Decline and Tau Accumulation,針對近幾年中風與類澱粉蛋白生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否對阿茲海默症(AD)患者的認知行為退化或Tau蛋白沈積的程度有無相關性做一個Review回顧。首先,要先清楚兩條病程路徑:左邊為AD的進程、右邊為腦血管疾病引發失智症的進程,並且要知道,AD的病因為Tau蛋白的沈積。

    兩種失智症的疾病進程(此圖忽略交互作用的部分)

    然而,越來越多臨床醫生發現,曾有中風、高血壓血脂的人比健康的人有高兩倍的機率罹患AD,因此近幾年做相當多研究探討中風對AD的影響,以及中風與類澱粉蛋白生成之間的交互作用機制為何(也就是上圖綠色框框之間究竟是否有交互作用)。會議中神內的醫生統整報告,多項研究指出中風會增加Amyloid beta的生成,並進一步造成認知行為的退化、增加Tau蛋白沈積程度,並列舉了許多論文的數據佐證。

    會議前置紀錄

    前一次接觸類澱粉蛋白、失智症、Tau蛋白等是在2015年暑假參加中研院大專生實習計畫時,基因體實驗室做的主題,且當時主要focus在TDP-43(與ALS疾病有關)的dimerize、polymerize機制上,因此對於Tau蛋白、AD的機制與危險因素較無涉獵。而經過這次會議認識近三年新研究,建立起一個自己的新思維,了解血管灌流與錯誤蛋白折疊機制也是有相互關係的,很喜歡這樣收穫滿滿的的滿足!

    參考資料: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381867/


    Last Glance of Ether Dome

    會議結束、與Dr及Mrs. Cheng道別後,趁這最後的機會再來看一次MGH的最老建築物Bulfinch Building,最後一次在這具長久歷史的建築物內感受醫學漫長歷史的洪流 (哇是在文青什麼XD)

    現在的Bulfinch Building座落在現代建築物之間,有一種遺世獨立之美 舊時的Bulfinch Building Ether Dome 1846有名的首次以乙醚做牙科麻醉手術照片 Bulfinch Building內的會議室

    Reflection

    這趟Boston醫學探險之路終於告一段落了,此次出國經驗與以前完全不一樣,有一種算是..探索自我的過程吧。當自己脫離高中後似乎有段時間找不到自己往前進步的動力,記得以前高中除了升學考試外,還有各種學科能力競賽、英文能力競賽等等,高二沒事就拿有機天堂密集翻翻、看個圖書館天下文化與數學有關的書籍、拿建中生奧學資寫寫題目之類的,反而那時候真的是在廣泛學習(也就是所謂的大學吧)。踏入大學後也不再有那麼多競賽,對於醫學這領域也沒有人帶著入門,學校教一些我就讀一些,也沒真的認真觀察思考醫學這門學問。(當然一方面也是自己貪玩啦...)

    而這一趟,進入MGH這樣的醫學殿堂,不僅能跟診學習,還能參加很多有趣的會議,了解神內於現在趨勢著重的是哪些議題、哪些領域,增加自己的見聞,即使目前不可能深入鑽研,但我認為將目前所聽到的一切紀錄、學習起來總是有益的,有了基礎的概念後,未來有機會與某位上司談到相關議題,若此時自己至少可以吐得出一些有內涵、有sense的話,這時通常機會就會伴隨而來了!!因此我相信一個人有機運,機會與實力是必須同時並存的。

    此外,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能趁這個社會對我還有包容力的時候趕緊發現自己的不足、趁時間還充裕時改變自己。三下聆聽一位也是去波士頓求職的學姊的演講,突然意識到應該要趁現在還是學生多學點什麼,也是那時候決定啃一下Janeway's還有 額 一部分的Robbins(我周遭的朋友應該都聽過我為了買Robbins把3次家教學費割捨的真愛故事...),也從實證醫學課程學習怎麼寫systematic review,或是自己學個R語言這樣。這次出國後,我更發現自己可以做更多事!臨床對台灣大三醫學生雖看似遙不可及,但其實只是缺少「巨人」出現罷了。稍稍紀錄一下自己認為該加強的事物:

    Language:我認為自己目前的英文能力與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的人聊天是沒問題的,至少在青旅遇到每個人我都能自然地聊起天來,也常被稱讚亞洲人英文可以這麼流暢不簡單。但是與真正的美國人說話(尤其又是在MGH這裡的醫療人員,都是高知識水準...),哇那個落差實在太大了...常常聽一句話是以抓幾個重點單字來理解的r 有時也有點失落,若自己的英文能力更好,就可以更參與整個會議,甚至有機會開口直接請教醫生們、進行討論。這部分我認為可以這樣加強:
    - 從SAT下手:當我去當地書店翻閱美國SAT的單字書籍(恩只是單字),怎麼看得懂的單字不到一半呢...因此要意識到自己的英文能力不及美國高中生這一點! 而我自己學英文認為單字絕對是第一重要,有了相當的單字庫才能進一步擴展到口語會話、聽力等部分。(因此我默默買一本SAT單字書準備跟它廝殺)
    - 多看CNN:免費的學習方法就是看新聞啦~我偏好從閱讀新聞開始,這部分就要跟單字學習同步了,學習新的單字就要知道怎麼活用,他才會成為自己語言的一部分
    - 多看美劇:這部分應該等四下忙完國考再來實踐,學習語言就是為了說出來,因此瞭解美國人的用詞更是重要,其中我覺得更要著重看醫療劇的部分,在醫院聽病人的病情描述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知道美國人怎麼描述自己的「感受」,這點非常重要!!
    目標:希望未來來美國不再有這些障礙,也希望下次來能用Medium以英文記錄所有的遊記!

    Medicine:這部分自己心裡也大概有底了~
    - 基礎醫學部分:趁國考前把大一二三教的好好回憶起來吧,我相信撿得回來的XD 但是有一點臨床與在學最不同的部分就是,臨床實踐不再是在學考試、不再有選擇題,具備完整的知識、記起每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準備國考時也要注意:自己讀完能不能重頭到尾「完整的敘述」整個生理、病理概念,能不能「完整的思考」整個系統的每個解剖構造、每個構造的功能、若受所了會造成什麼病理機轉。從小地方著手改變,時間累積之下一定有很巨大的改變。
    - 有一點我覺得臺灣學生會吃力的部分就是,「會看會想、不會說」,腦袋明明浮出這個醫學專有名詞,可是我們就是不會念,不然就是唸得很怪,這部分在臨床學習時要注意,趁早改掉怪發音的習慣。
    - 養成閱讀Paper以及查閱Uptodate的習慣:這部分從三下慢慢適應了,趁這機會把英文訓練起來!

    還有,真的謝謝很多人一路給我的支持鼓勵(◕‿◕✿),謝謝朋友們每天關心我的異國獨立生活、學長對神內跟診的叮嚀與小撇步、看我文的每個讀者(尤其是蹦蹦仔^^)、Dr與Mrs Cheng這兩週的照顧與指導、也最謝謝我爸媽願意資助我來XD

    給這次旅行一個結語吧

    This is a pause, not an end, and I shall be back. At that time, I will turn into a better person.

    大家共勉之!!

    我與Dr Cheng合照,背後照片是MGH以前有名的神內主任Adams, Raymond D,一位被譽為Leader of Modern Neurology的醫師。 我與Dr.、Mrs Cheng的合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麻州總醫院見習紀錄 Day18_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f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