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简书,欣赏到了简友水韵云歌的诗歌《母亲的粗茶淡饭》:
母亲不善长做大餐
她把一生的钻研
献给粗茶淡饭
数十年守候
故乡的炊烟
袅袅升起
又慢慢消散
连同母亲的流年
慢煮流年
慢守炊烟
一粥一饭
永远
蒸腾着温暖
一菜一汤
永远
独特的香甜
走过万水千山
尝尽人生盛宴
越发怀念
母亲弯腰在灶台边
古朴的锅 古朴的碗
翻炒盛起
岁月的辛酸
入口的那一刻
无论
是苦还是甜
是咸亦或淡
都是
舌尖的赞叹
一生的想念

诗歌不长,但感情真挚饱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母亲、对童年的怀念。
读了,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母亲,想起母亲的粗茶淡饭。
是的,我的母亲也不会做什么大餐,她不会什么煎炒烹炸,经常性的就是用农村的大铁锅来炖菜,母亲也经常自嘲地说自己只会“大锅咕咚炖”。
尽管母亲的厨艺不精,但是小时候,觉得母亲做什么都好吃。
母亲经常做锅头,在锅灶里添柴,做锅下的是父亲的活儿计。
母亲做得最拿手的,应该是土豆辣椒酱吧!
记得小时候,家里经常吃大饼子,土豆辣椒酱,一锅出。锅底是土豆,锅沿儿贴一圈黄灿灿的大饼子。
小妹怕辣,吃不了辣,聪明智慧的母亲也有办法,把切碎的红辣椒集中放在一侧,菜好了,揭开大铝锅盖儿,母亲先用小碗盛出一些不带辣椒的,然后再用大铁勺子可锅一搅和儿,热气腾腾的菜香中,是母亲那慈祥和蔼的笑脸。
吃饭喽!母亲做的土豆辣椒酱格外香,父亲经常吃得满头大汗,不时用毛巾擦脸。我和姐姐,老三也辣的嘴“咝咝”的,不停哈着气,饭桌上放一碗凉水,实在辣的不行就赶紧喝一口。一口玉米面大饼子,一口土豆酱,真的是“粗茶淡饭格外香”啊!

夏天,母亲会在园子里摘结的“滴哩嘟噜”的豆角,然后给我们炖豆角,蒸白面卷子吃,哎呀,那香喷喷的滋味,现在回想起来还在我的心头荡漾。
冬天,家家户户杀年猪。
母亲父亲会把猪身上的水油,肥膘单卸下来,来拷荤油。
一拷,就要熬到后半夜一、两点钟。母亲会把猪腰子,猪莲踢,还有几大块瘦肉一起放在肥肉中熬,在我们昏昏欲睡,半梦半醒中,被母亲叫醒,说吃“油芝啦”了。
于是,睡眼朦胧中,从炕上爬起来,吃母亲弄好的瘦肉块儿,猪腰子什么的,哎呦,真的是美味佳肴,香死了!
快过年了,母亲还会用猪肉皮自己亲手熬制皮冻,一半清澈,一半混沌,清澈的部分晶莹剔透的,做的皮冻特别成功。
有一次,母亲还做了压肚儿。
我有一些印象,就是猪肚儿里装一些碎的肉馅儿,菜馅儿什么的,压实成儿了。在我家炕稍,用两个炕桌子,一个放猪肚儿,另一个压在猪肚儿上面。大约得压一天一夜什么的,然后吃的时候,一条条地切开,真的是特别特别好吃。
现在,母亲已经72岁了,不愿意亲自下厨做饭了,做了一辈子的饭,把四个女儿也供养成人了,也应该享享清福了。
童年的记忆,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母亲亲自做饭的样子,还有故乡家家户户房子上空炊烟袅袅的情景,已经在我的心中成了最美的画面。
真的很想,很想回到母亲亲自为我们做的粗茶淡饭的年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