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小忧
你幻想过要离群索居吗?很不好意思的说,学生时代的我曾有过无数次这样的幻想,那时候偏爱安妮宝贝的文字,喜欢她笔下那些孤傲、冷静的女子。也一度因对“世界是一座孤岛”的炽热迷恋,不止一次想象着自己可以独居深山,日出劳作(洗衣、做饭、种种菜、写写字),日落而栖,远离周遭的喧嚣和纷扰,喝泉水、吃野果,在阳光正好的日子里到处采采蘑菇,在停满小鸟的桌子上看书、晒太阳,跟它们一起唱歌跳舞......
如果说这是我青涩少女时期对世界的迷之幻想,那么,有这样一个年近三十的单身“老男人”,竟然真的把日子过成了我曾经想象的那样,他一个人住进了瓦尔登湖边上的森林里,自己动手盖了座还算宜居的小房子,房子不大,设施也不算多,但足够生活起居。这个叫梭罗的老男人动手造房的费用一共只有28.125美元这么多,是不是太经济实惠啦?
对,我说的正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纪实类名著《瓦尔登湖》里的情节,这本被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之一的文学著作,主要是讲述的梭罗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用碎碎念式的笔触讲述了自己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快乐时光,试图以此告诉世人,真正的生活不是要太多金钱和物质的支撑,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那些虚妄的物质、安静而绝望的活着,甚至还不得不以水貂和麝鼠般的勇气来安慰自己。
他的比喻尤其生动且有趣,他说,当我听到一个衣冠楚楚、外表壮实......的人,居然讲起了他的家具有没有保险这个问题,我不由得对他怜悯起来,“但是我的家具怎么办呢?”,当他这样问的时候,就像可爱的蝴蝶让蜘蛛网给缠住了。谁说不是呢,每一个被各种物质驱使着去拼命赚钱,然后再去盲目消费的商业社会下的可怜虫,真的像极了被蜘蛛网缠住的蝴蝶呢,所有的挣扎不过都是徒劳无功。
像是看透了众人的苦楚,梭罗这个老男人不顾他人眼光的异样,独自跑去森林里居住,用他的话来说,他只是希望自己生活得谨慎些,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看看自己是否能学会生活教他的一切,免得临死之前发现自己没活过。他倡导极简生活,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全都一一扫除,就像斯巴达人那样生活,活得简单且坚强。
他森林里的房子坐落在一个小山腰上,房子周围长满了山核桃和幼小的山核桃,院子里更是长满了草莓、黑莓、永久花、狗尾草、黄花、矮橡树、沙樱、乌饭树和落花生,森林里的景象,每个月都别具特色,却又都绝不重样,5月底,沙樱盛开,花丛簇拥得好似一把把太阳伞;秋天则轮到樱桃垂挂,美得光芒四射,冬天的森林的雪景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路过的人们总会问梭罗,一个人的生活会不会孤独,他却不以为然,几百年前孔子老人家就曾对此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德不孤,必有邻。撇开社会的流言蜚语,远离熙熙攘攘的人群,独居不过是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激励。这是梭罗对孤独的理解。
太多的社交都是廉价甚至无谓的,正如多年前流行的那句话一样:狂欢,不过是一群人的孤单。把自己扔进“人群”去消遣,才是真正的孤独。
这个叫梭罗的男人,从1845年7月4日便开始了他在瓦尔登湖畔屋子独居的日子(7月4日刚好是美国独立日),前后长达两年零两个月时间,这两年多时间,他依山傍湖而居,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靠着自己一双手养活了自己,他种豆、钓鱼、摘葡萄和越橘,捡柴生火煮饭,日子简单又奢侈。
瓦尔登湖上的景色总是那么怡人,它时而像明镜时而像水晶,它缄默、简朴,像森林中的隐士一样。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莫测,它始终静静流淌,几千上万年依旧如此,寒来暑往,它始终承载着自己的使命,一年又一年见证着小动物们的欢愉,听猫头鹰的尖叫、看狐狸奔跑、红松鼠的追逐、兔子的出没、红蚂蚁的打斗、木坚鸟和山雀飞来飞去......
这个叫梭罗的“离经叛道”的老男人,他希望人人都能回归极简生活的状态,但全书却没有一句说教,更没有没有苛责。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好似无心的给世人讲述一段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经历,在那里,他没什么欲望,生活极尽简单,没有便利的现代设施,也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甚至方圆一英里之内连邻居也没有,但他却快乐惬意,出门不需要锁门,更不需要为了欲望苦苦工作,在那里,一切都是为了简单的生活本身。
《瓦尔登湖》,有点心动,这个老男人的极简生活真的太有意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