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下回到市里,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流光溢彩的灯光,突然有点失落。
这一切我都太熟悉了,却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里,我讨厌这样的让人目眩的灯光,讨厌总是吵得人睡不着的车流声。
我怀念乡下的稻香、蛙声和虫鸣,夕阳洒在稻田里,闪着温暖的光,极美。
下了公交车,沿着河边一直走,柳树长得很茂盛,细长的枝条秒不透风,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上一次走河边,还是三月份,樱花开得正好,柳条才开始抽出嫩绿的枝条,一派花红柳绿的景色,十分迷人。

走到一半,遇到了很久不见的老朋友,她是以前的同事,我们曾在一起玩、一起吃饭,因为有太多的共同兴趣爱好,所以我们的关系还不错,后来她辞职了,因为梦想。
她喜欢孩子,一直想当老师,那段时间天天围着我问,怎样才能实现梦想,求我给她传授考教师资格证的经验,我把自己备战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她,还给了她一些资料和资源,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俩在某些方面,真的太像了。
有一天,她突然告诉我她要辞职了,理由是要去大凉山支教,她在公众号里看到支教的消息,想去了一了自己的心愿。
我们都劝她不要去,然而她心意已决,很快就办好了辞职手续。那个时候刚好是春节前,她在家过完春节就走了,甚至都没来得及一起喝杯奶茶。
到了大凉山的半个月,她给我发消息,让我帮她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那个地方实在太荒凉,最近的镇子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还不一定有电脑,就连快递也只能寄到镇上。
我按照她的要求给她选好了电脑,打包好寄给她,顺便寄了一点土特产,我不能想象大凉山的条件有多艰苦,也知道她并不怕吃苦,只是希望她能过得好一点。
有时候她会咨询我备课的事,问我某篇文章该怎么讲比较好,甚至问我六一儿童节的活动策划,我都一一为她解答。
我们聊闲事的时候很少,因为她总是很忙,学校的条件很艰苦,只有几个支教老师,所以一天到晚都排满了课,放学后要送学生回家,返回学校要自己做饭,晚上还要备课和批改作业。
但她乐此不疲,她说虽然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是感觉每天都很踏实、很有意义,学生学会了一个生词、解出一道数学题,她都觉得很高兴、很有成就感。
我看着她发来咧着嘴和学生们一起站在山上的照片,知道她真的很开心,虽然晒黑了不少,累瘦了不少。
在她的朋友圈里,有和学生一起爬山、打球、做手工的照片,也有她的素描,她把她的学生和大凉山的风景,变成了一幅幅没有色彩却很温暖的画片。
她一去就是两年多,期间回来过两次,但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都没有见面,她偶尔会给我发个消息,问问我的近况,说说她的烦恼或者新的想法。
她说,我对她而言,像朋友,像知己,像老师,更像另一个她,我们可以长时间不联系,但我们的关系并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而疏远。
前段时间,她把在大凉山支教拍的照片传到我的网盘里,告诉我她想把支教的故事写出来。我很支持她这个想法,并且很期待看到她的作品。

今天在河边偶遇她,她身边多了一个瘦瘦的男生,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文静,她牵着他的手,介绍说那是她的男朋友,支教的时候认识的。
我笑着祝福,她说,你也要抓紧啦,我笑着说是啊是啊。
我们一起沿着河边,走走停停,直到太阳完全落下去,她和我说了很多关于支教的事,也问了我很多关于我的事,好像把这两年我们之间的留白全都填满了。
我想起之前她写过一篇中篇小说,我是她的第一个读者,还给她提过很多建议,在那个故事里,女主去也是去支教,然后遇到了一生的幸福。
几年过去了,她终于活成了故事里的样子,希望她能一直这么积极乐观,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