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
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作者: 北方小锦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00:54 被阅读21次
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在大家的读书生涯中,想必都碰到过一篇作文,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在森林里有一棵毒树,第一个人看见吓得落荒而逃。第二个人冲上去直接砍倒。第三个人选择用篱笆将其围起,并写上“此树有毒,烦请绕行”。而第四个人仔细研究它的汁液,最终发明出一种可治百病的药品。

记得我小时候拿到这篇作文,和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做第四种人。因为他的价值更高,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最大,不是吗?

嗯,的确是这样。不过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是更重要?

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奇葩说》第三季冠军黄执中在微博里这样回应这个故事:一个家庭中,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培养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第一代人需要创造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使第二代人不会为生计所迫,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熏陶出一个完美的艺术氛围。等待第三代――这个也许是未来音乐家的出现。

而同样,这个故事也是如此。世界上毕竟平凡人居多,如同你我一般。而他们要充当第一类人,在面对毒树时选择避开。这样,就不会有偏激如第二类人的出现。当每个人都拥有危机意识和判断能力时,就不需要做出过分保护。故第一类和第二类人共同的特点明确后,就为这第三类人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他可以通过围篱笆这种方式同时保护人和树,在人与自然间做到和平共处,两全其美。

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而这一切,都是在等待第四类人的出现。

我们明白,对于人类来讲,这种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大家共同努力,在为他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可成长起来的契机。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不也是这样的道理?

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其实,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思想――服从。来到大学之前,我们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在长达数十年的学习中,对分数的重视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的见解。上了大学就更加随波逐流,不是挺可悲的一件事吗?

在面对一些事情时不去思索,而选择人云亦云。把自己装在“佛系”的套子里,借此逃避现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现象。

我们都很平凡,也不一定要成为所谓的天才,世俗认可的赢家。只要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现价值即可。也不必争着当第四类人,其他三位不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难道培养天才的泥土,便不重要?

所以重要的是,在混沌的生活中寻找一方净土,得以乐趣便可。

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应认同他人存在的意义。这样,你将真正学会包容和理解。

将军诚可贵,司令价更高。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为自我故,二者皆可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s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