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作者: 倾杯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19:19 被阅读0次

高启死之惑,在心中回荡。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

他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齐兰说其惨死之因:关于高启的惨死,明初的官方记载大都简约含混,是文祸,还是谋逆?或者是“莫须有”?没有明断。

朱元璋谢世后若干年,文人圈内提及高启惨死的话题增多。如高启的门生吕勉指出“高公系由魏观案系狱罹难”,罪状是他曾代魏观写过一篇《上梁文》。

高启和魏观有私交。魏于洪武五年(1372年)出任苏州知府,邀高启入城朝夕聚谈欢饮,并有诗文唱酬。朱元璋当年的仇家张士诚曾在苏州称王,改府治为王宫,而把府治迁到地势低洼的都水行司衙门内。朱元璋平吴,摧毁张士诚王宫,苏州府衙仍要在旧址重建。此举遭到属僚非议,朱元璋派心腹去调查,亦诬陷魏观欲恢复张士诚旧业,并有诗文图谋不轨。这“不轨”的证据就是重建苏州府衙动工时,按照风俗举行上梁仪式要宣读“愿文”,特请高启写了一篇《上梁文》,内有“虎踞龙盘”等歌舞升平的套话。蔡本等小人揪住不放,在“虎踞龙盘”上大作文章,并影射魏观有野心,要像张士诚那样在苏州称王。朱元璋以前就忌恨高启,这回总算抓住了把柄。

高启头脑曾清醒过,私下表露“今上(太祖)非容人之君”,故得官不久坚请辞官甘当教书匠。他不与新政权合作,朱元璋表面上“准其告隐”,但在骨子里却要杀掉他。

四年后恰好发生了魏观一案,朱元璋便以此杀了高启。后来朱元璋也觉得小题大作太过分,曾下令为魏观改葬,恢复名誉,但却未为受牵连而惨死的高启昭雪。

读诗闻心,阅。

春暮西园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相关文章

  • 咏高启

    孤高耿介赐金还,不羡功名归隐山。 世态炎凉命多舛,英才一去泪成潸。 1998.12(473)

  • 才子高启

    1374年,随着一声高喊:“行刑!”跪在地上的人被刀斧手拦腰斩为两断。但他的意识还清醒着,他艰难地挪动着上半截身子...

  • 假如高启强说相声《卖鱼仔也能当老大》

    山河:今天我邀请到了《狂飙》里面的高启强,我们俩人给大伙说一段相声。 高启强:大家好,我是高启强,别人都叫我强哥,...

  • 苏小玎,《狂飙》里高启盛坏就坏在太聪明了?

    苏小玎在《狂飙》里演的是高启盛,高启强的弟弟,上了大学,快毕业了,非要回来开店卖小灵通,高启强原是不同意的,架不住...

  • 《狂飙》大结局:你心里的怨气散尽了吗?

    程金铭在《狂飙》里演的是黄瑶,老默的女儿,老默没了,为了高启强没的,高启强就认下了这个女儿,养在家里,高启强把黄瑶...

  • 《狂飙》(第一集)

    感动我的场景: 大年夜,安欣给拘留在派出所的高启强行了方便之门,让高启盛、高启兰在关押他房间的隔壁吃饺子。外面鞭炮...

  • 选择的代价

    刚看完狂飙25集,这一集非常精彩,高启盛和李响领了便当,高启强逼走了泰叔,陈舒婷跟高启强分手,安欣拒绝了孟钰的求婚...

  • 人物人性的转折才好看

    看着老实的高启强其实也老谋深算有腹黑的一面,表面单纯的高启盛内心积压了一堆邪恶欲望 徐江和高启强在互相镇定地头爆瓶...

  • 当高启强不高启强

    半夜一两点醒来,我知道周日这一天是我从立春起,第一次活在情绪里。所以是人这一生能在清晨的首念就保持美好心态真的很重...

  • 夜来日高启

    夜来日高启,水到平湖妆 陇落江南雨,巴水涨秋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yb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