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没有创作欲望,也就是灵感,可能没有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或者脑子不愿意思考了。好的故事灵感可遇不可求,如果有了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否则下一次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这些天我研究了一下烦恼和焦虑症,发现它们其实是一回事,有了烦恼就会伴随焦虑产生,焦虑出现的症状就是烦躁,做任何事情都不耐烦,索性什么事情都不做,听之任之。我仔细分析了焦虑的事情,不是因为个案太难,而是众多小事情纠缠在一起,或者说同时发生,不知道先做哪一个,先解决那一件事。如果把这些事情罗列成清单会如何呢?于是说做就做,我拿出一张白纸,将心中所有担忧的事情通通写在纸上,一目了然,最后竟然写了满满一页,原来我心里藏了这么多事,难怪心里烦躁不安,每一件事都让我分神去思考,即便我有三头六臂也很难一次性解决。
其实人并非惧怕问题,反而是擅长解决问题,真正担忧的是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中国很少有人会问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认为爱问为什么的人脑子笨,傻,什么也不会,正是多了这些不懂装懂的人,才会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中交流变得困难。
言归正传,当你找到问题的时候,那就开始一条条解决。不用每个问题都想两种解决方案,只要一种就可以了,毕竟这不是考试,而是生活。当你把可以解决的问题统统都列出解决方案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最后一步就是将你的解决方案实践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这其中还要涉及一个先后顺序,先把容易的紧要的事情放在优先位置,这样不仅立即见效,而且可以树立信心,为后面其它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
一个人不高兴愁眉苦脸,都是有原因的,没有远虑必有近忧,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第一步:把你心中担忧的事情都写出来,让它现行;第二步,各个击破,针对问题,跳出自我的圈子,重新看待问题,想出解决方案,不会的可以求助别人,任何事情都有解决办法,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将解决办法一并写在纸上;最后一步,实践,重新排序,先易后难,一步一营一赢。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先写下来,然后把他当成一道数学题来进行求解或者把他当成别人遇到的问题,利用我们内心的那些助人为乐的心态,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烦恼和焦虑的产生都是我们想的太多,攒的问题太多,有时候很小的事情当时不解决,拖延,最后积少成多,使得我们的内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为好,就像找不到线头的毛线,越拼命地抓狂,只会越缠越紧,越弄越乱,不如寻一条线,慢慢理出来,找到线头,一切就不在困扰,人的心情也会变得舒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