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的世界里最有权威的是爸妈,于是我每次都说:我妈说……我爸说……;上学后,我的世界里最有权威的是老师,于是我每次都说:老师说……;长大混社会,认识了自己圈子里的权威,于是我每次都说:某某权威说……在我曾经的世界里,是由一堆别人的反馈组成的,我重来没有自己主动去思考过人生、未来和自己。

本书作者提出:一切的认识都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对自己的各类行为有了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局限性有了明确的界限感,我们才能够敞开胸怀,去接纳更好的东西。
想要重新认识自己,就得先知道我们有哪些认知偏差:
001 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就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
例如:我们习惯预设孩子是弱小的,总是担心孩子会摔倒、会受伤,一旦孩子摔倒受伤了,那么我们就会说:你看我说得没错吧!而事实上,十次的经历里孩子只摔倒了一次,而因为这一次我们直接把其他九次抹灭掉,这种证实偏差令我们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002 记忆偏差
关于记忆很多时候是非真实的反应,里面可能掺杂了情感和主观的成分,我们潜意识里会将记忆修修剪剪,以便于我们日后调用。此时记忆显然不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我们是自己记忆的剪辑师,我们创造一个“虚假且主观想要看到的所谓现实”,这个现实包括我们自己。
例如:我们总是对初恋或者前男友难以忘怀,记忆里全是初恋里的美好回忆。可如果初恋或者之前的恋情真如想象中那么美好的话,怎么会分开呢?两个人之间肯定有着无法调和的问题和痛苦才会使恋情无法继续下去,但我们往往只会留下美丽,而不愿面对痛苦。
003 不懂装懂
我们现在的知识会随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迭而不断翻新,上一秒我们所信仰的绝对真理到了下一秒可能就变得荒诞不经。因此,我们并不拥有绝对正确的知识。
例如:我小时候教育理念是:萝卜+大棒、白脸配黑脸;等我有小孩子后,前几年是:鼓励夸奖+小红花;这几年又变成:温柔与坚定并行、非暴力沟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也不断地在完善,知识的追求和更迭是永无止禁的。

当然,我们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这是正常的。大脑总是喜欢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这时就需要我们主动地去意识到存在偏差这件事,只有当你意识到了,才有改变的可能。不然你将会永远被自己困在“自洽的世界里”,而不自知……
重新认识自己,从当下的永恒走出来,勇敢地尝试突围认知,让自己活在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