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在头马俱乐部稍微研究了一下沟通技巧,总结一下和老人沟通分几类,其中一类属于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沟通。原则是:因为我们年轻人的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可以尽量少说话,多用脑,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就减少了沟通的必要性。毕竟,沟通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不要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由于老龄人在听力、视力、记忆力、体力等方面都有所下降,沟通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难度,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沟通时,可以适当多思考,尽量减少沟通的频率。
下面是我们见面第一天的沟通复盘。
下午5点30,我按约定时间在火车站接女王,出了问题。我和她约定的出站口因为疫情不让出了,于是我电话跟她说我去另一个出口等她,总共就两个出站口。但是她人出来了却不在那里。她在电话里跟我描述她的位置,她不断告诉我她周围看见了有什么。但我找了半天还是没找到。我有点着急了,就两个出站口,1个不让出,另一个也不在附近,什么情况?
我想了一下,按照她的描述扩大范围找一找吧,应该就在广场上,结果在A1出口和A2出口的中间看见了她!!原来她腿不方便,拿的东西又多,工作人员给她开了绿灯,让她坐直梯上来了。因为她腿不方便,拿的东西又多,所以通过走路来扩大搜寻范围这个事情,只能是我来做。(上次国庆节她来,也是这个火车站,开车而来接,也是2个人搞了好半天才找到她,她好像总是不能去到约定的位置等待,我觉得需要抽空带她去逛逛火车站广场)。
然后是坐车的事。
因为担心高峰期道路拥堵,于是我没有开车来接她。她提议我们还坐地铁去,省得堵车。但是坐地铁的话,有两个问题:1、高峰期人多不一定有人让座,她可能得站着,而她腿不好,站着容易站不稳。2、中间要转一趟地铁,而且出站的时候要走一段。她带的东西挺沉。
这里其实是我的问题,在买票的时候,不是我给她买的。时间上我也没把控,等她买完了,要来了我才想起来这个点可能堵车。不过看了一下导航,交通还不算很拥堵。于是决定打车,老人又担心打车麻烦,还是觉得坐地铁算了。门口有个拉车的也说,你们坐几站就到了。(他的意见直接pass,他身强力壮不比我们1个弱女子+1个老人还拿一堆东西)。
我评估了一下坐扶手梯下去就能马上打上车。后来指示牌告诉10米处就有直梯。我们就选择坐直梯,下去没走多远就打上了车,都没有排队。这样还算是很方便、轻松、快捷地就到了目的地。
总结:
年轻人在陪伴老人的时候,把问题提前考虑到,考虑仔细一点,解决方案尽量优化。这样可以减少沟通的频率,毕竟老人往往来到年轻人所在的城市,了解的信息少,能够使用的工具(手机导航、app)也少,能够做决策的信息有限。问题解决了,也就不需要沟通了。
还有一个事情,也很有意思。家里没有网络,但是母亲的手机卡有多流量,而且是5G。于是,我建议把手机作为热点,连接家里的电脑和网络电视,这样其实不装宽带也是可以的。
但是,母亲坚持认为手机软件用来炒股的数据量是不够的,她需要用电脑上的炒股软件来看盘。我解释了两遍,我是用手机的网络来让电脑可以上网,而不是让她用手机上的炒股软件,她仍然在强调手机上的软件数据量少,要用电脑上的炒股软件。可能网络、软件这些有点超出她的认知,很明显她没有理解。因为她语速很快,而且容易着急。我感觉她当时有点着急了。
而我很冷静,没有被她带情绪。这次我沟通的时候,我的意识力一直是启动的、在线的。我发现了她的这个逻辑漏洞,发现了她没有理解我的意思。于是我用更慢的语速又解释了一遍。这一次,虽然她没有完全明白(超出她的认知范围),但是也表示可以让我尝试。很快,我就设置好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她就开始专心炒股,话题就转移到炒股上了。
另外一类沟通就是理念类的。
当我们坐下来,她一边收拾,又一边搬出来老一套开始叨叨家里那点事。其实,她每次说的也都是这几个人,每次说的也基本上都是这些事。当然,由于家里亲戚的境况没有我们家好,所以那些亲戚家好像都没有“好事情”发生。
我一开始身体也有点反应,毕竟老妈的语速很快,而且说的都是吧啦吧啦这家长那家短的,听上去好像也是负面的信息居多。有那么一瞬间,我有点想让她停下来,不要再说了。我感觉她就像一个负能量播放器。但是,后来我“转念一想”,这就是她。她一直就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认为她“应该”传播正能量呢?“应该”去夸赞别人呢?实际上,她是个挺热心的人,类似大家说的“刀子嘴、豆腐心”。她念叨亲戚,说明她在关心、在担忧。如果是一个很冷漠的人,可能她完全不会提他们。而且,嘴巴长在她身上,我有什么理由让她不说呢?说出来,她高兴。不让她说,她又该难受了。
当然我也没能完全做到“让她做她自己”。我小小的抗争了一下,后来发现完全斗不过老革命。比如,我母亲再次说“你要学会做饭,做饭是门艺术,生活需要……”时,我打断她,我说“妈妈,你说的可能是对的。但是我希望你认识到每个人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在这个当下,我可能精力和关注点不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这一代人不缺吃的,如果想改善生活,我可以通过外出就餐解决。”怎么样?算不算有理有利有节?然而,没鬼用。
我意识到在我的反驳中,其实也有一个“应该”。就是“母亲应该接受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但,结果是母亲认为“既然这样,咱们就聊不下去了,咱们就不是一类人!”。老革命就是很硬啊!完全不怕正面刚!
那么“母亲应该能接受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这是真的吗?真相是她认为享受生活(包括吃)是很重要的,而且她坚信这一点在每个人身上都适用。真相是她持有这一观念已经很多年了,不然她怎么会每次见过就说一遍?!(后来我想,莫不是她担心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我不会做饭不能照顾好被她伺候了一辈子的嘴馋的老爸?)
我的意识力让我发现自己在用一个“应该”对抗老妈的“应该”。这样沟通就陷入了无效。双方都在为自己的信念争辩,完全无法做到换位思考。我当时为了证明我的理论正确,我还跟她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出国的孩子回来后观念和父母差异更大,那你不能不允许人家有不同观念啊!
结果,她却用老家“一个朋友的孩子出国后嫁给老外很少回来,人见不到,钱也见不到,老人家觉得这个女儿白养了,干脆在60岁高龄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来回应我的举例。老一辈的这个思维太跳跃了,你说东,她说西。不经意间就转换了话题,不和你座正面较量,聊完了听上去还是人家赢了。佩服!
总结,观念性的东西就不要探讨了,要么你就听着,嘴上答应着,“是呀,是呀,就是,就是,真的吗?不可能吧?啊呀呀……”,聊完该干嘛还干嘛。最好一边听着一边看手机,不要太认真了,才能更好地“听下去”。或者转移话题“吃菜吃菜……,最近股票涨得不错……大姨家那小孙子很可爱……我爸最近打牌输钱了没?” 家里人还是聊这些话题比较好。
等我离开老妈的房子,我发现我已经忘记她跟我叨叨的那一堆家长里短的事了。但是,母亲好像也挺开心,因为我终于又愿意听她说话了。皆的所愿,不容易啊~ 呼!
--------
写在后面:推荐两本书《非暴力沟通》和《一念之转》非常能够帮助我们改善沟通技能。它会创造一种类似“上帝视角”,让你作为A在和B沟通的时候,你能够从A的角色中跳脱出来,站在高于A和B的视角去看待两个人的沟通。这样A就拥有了几乎完全的主动性。沟通也就向着能够掌控的方向走了。
《一念之转》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心理学的群里,听到一个群友分享了,然后迅速在喜马拉雅上找到了这本书的音频版本。
(我近年养成的一个习惯,听到人家推荐的一本书,先去听一下音频,认为有必要才买回来纸质书仔细研读)
这本书的核心只有4句话,就是让人们把信念中“应该……”的信念,转变过来。那么为什么一本书那么长呢?是因为它用数不清的案例来帮助大家掌握这个转念技巧。
很多生活琐事,很多我们遇到的烦恼都能在别人的案例中找到相似之处。
比如说,一个女人说自己的父母特别喜欢评判别人,对此她十分受不了。而作者则启发这个女性,其实你也在评判你的父母。所以,只有当我们停止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才让他们做回他们自己,同时我们也才有了真正的自由。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事情,管不了别人的事情。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即使那是你的父母,你也不能约束他们说什么、不说什么。
老实说,这个问题在我身上也有感受。
我也时常认为我父母很喜欢评判别人。在四五线城市,在老家的亲戚中,在60年代的人群中,这实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一些负面的评判,之前我也非常反感。认为他们在持续传递负能量。过去一年,当我从深圳回到老家,听到母亲噼里啪啦地数落家里的一堆糟心事和亲戚时,我简直敏感地想堵住耳朵或者从车窗里跳出去。我在家里呆了2天,很快就返回了深圳。我告诉别人,母亲的负能量让我的身体都发生反应了,太难受了。
这次母亲又要来深圳过冬,上面的例子就是我和母亲第一天见面的沟通内容和沟通过程。除了我用一个“应该”去对抗她的“应该”,看起来有点失败以外,其它都还好。说实话我并不后悔这个对抗,我认为仍然它仍然是有意义的。我的感受是通过阅读《非暴力沟通》和《一念之转》帮助我能够更轻松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通过阅读我们能更好地区分客观事实、真相和想法,而当我们只陈述客观事实和真相的时候,其实是不容易引发情绪的,也就更有信心去和父母做有效的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