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
事变前奏 ⑦ 契机来了
文/南山乔松
前言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至今日,我们只能从隐隐约约的史料中去捕捉那惊心动魄的瞬间,重温那段如此惊心动魄以致于它不能变成文字而被明确记载于任何史料之中的历史。
01
公元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变天的象征,是军事政变或皇位更迭的征兆。
结果此时真有大事发生:北方突厥数万骑兵突入长城边塞,包围唐朝乌城。李渊马上召集群臣商量迎敌。
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兵马大元帅。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李元吉要求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琼等秦王帐下勇将和精锐兵士随同出征,三天后开拔。李渊应允。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以前每逢战事,李渊都是拜李世民为兵马大元帅。然后李世民率领着秦王府能征善战的勇将们不辱使命。
但是这次出征,而且是面对强悍的突厥,李渊却听从李建成建议,任用李元吉为兵马大元帅。不妙!尤其当李世民看到李建成李元吉那不怀好意的目光和窃笑。
更为不妙的是,李元吉要带秦王府勇将和精锐兵士一同出征。齐王带秦王的兵将,肯定用起来不方便呀!为什么李渊也应允了呢,李渊糊涂了?
02
李世民部将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赶紧聚到秦王府来商量对策。
可怜这时的李世民,文臣武将被李建成李元吉拆解得七零八落,现在能够自由出入秦王府的就只有老婆舅长孙无忌及其母舅高士廉、死忠家将秦叔宝与尉迟敬德、幕僚侯君集与张公瑾等人。大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吵吵嚷嚷。
这时,更为不妙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在太子东宫担任率更丞职位的王晊来报告:太子和齐王商定,准备让齐王在出征突厥后,找借口将秦王府部将悉数坑杀!
听完这个消息,大家倒吸一口凉气,顿时炸开了锅,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
他们很清楚,齐王李元吉视大家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之入骨,这个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悉数坑杀不是空穴来风。
三天后开拔,时间不等人。
03
大嗓门尉迟敬德先囔开了:作为人之常情,有谁能够舍得去死!祸事马上就要发生,如果大王不肯采用我的主张,我就准备逃身荒野草泽,不能留在大王身边,拱手任人宰割!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如果大王不肯听从尉迟敬德的主张,事情肯定要失败了。尉迟敬德等人肯定不会再追随大王,我也应当跟着他们离开大王,不能够再侍奉大王你了!
尉迟敬德继续说:如今大王处理事情犹豫不定,这是不明智的;面临危难,不能决断,这是不果敢的。况且大王平时畜养的800多名勇士,他们穿好盔甲,手握兵器,起事的形势已经形成,大王怎么能够制止得住呢!
这几乎是裹挟李世民起事了。
暗中畜养了800多名勇士,尉迟敬德这句话漏了底,这说明上文叙述的李世民私募兵将是真的,李元吉并没有冤枉李世民与部将张亮。
而且说明,对于即将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其实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
李世民以一句这是朝廷的诏令结束争吵,大家面面相觑。
04
上文我们已经说过,李建成李元吉拉拢秦王府武将,吃了闭门羹。他们知道这些武将对李世民死忠,收买没用,只能根除。
的确,这次李建成李元吉就是想借出兵突厥的机会,将秦王府最后一批武将带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然后麻利地坑杀,永绝后患!
那李渊知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为什么应允呢?难道这次他不顾亲情了吗?形势逼的。
六十岁的李渊自知时日不多,而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了争夺太子,已经是呈现白热化状态,双方水火不容了。李渊希望在有生之年解决了这个事。
太子,是国之根本!简称国本,国本稳,则国稳;况且李建成虽然军功没有李世民大,但是做太子是合格的。所以,太子国本不能动,那就只有削落李世民了。
此次出征突厥,李渊放着合适人选李世民不用,偏偏拜李元吉为兵马大元帅,而且同意李元吉带走秦王府部将,就是向所有人发出信号:我李渊已经下定决心削落李世民,成全太子了!
05
现在的形势很清楚了。
对于秦王府部将们来说,如果秦王选择明哲保身,那么他们将万劫不复。
三天后他们就要随李元吉出征。现在要么坐以待毙,要么说服李世民绝地反击,干掉李建成李元吉!
不干,是死;干,失败了,大不了也是死。可万一要是成功了呢?那回报将是巨大的!
所以,对他们来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可以选择任由李元吉带走自己部将,然后他们命运如何,他不问,自己安安稳稳做个秦王,与世无争,富贵一生。
但是,现在的秦王是一个集团,那么多常年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老战友,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现在却迎来身首异处的结局。这,李世民怎么能不管呢!
李世民自己也有野心。没有野心怎么能够在战场上纵横捭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呢!
毕竟是事变,事变的对象是父兄,历史会怎么记载?后人会怎么评说?下决心是很难的。
经过这个太白金星和出征突厥事件,秦王府空前团结,一场地震般的行动正在酝酿筹划之中,山雨欲来风满楼!
就在李世民犹豫不决的时候,发生了更为奇异的事件,逼得李世民不得不下定决心。
什么奇异事件呢?
请看第⑧集《事变前奏之下定决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著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