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德鲁克说:要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焦点仍然放在对下属的管理上,但应开始关注如何成为一名管理者。管理你的上司比管理下属更重要。所以你要问:我应该为组织贡献什么?
在我的工作当中我发现最大的难题是和老板沟通。有些甚至是完全屏蔽你的。我最近看了一个笑话,他说九十年代买大哥大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第一、设备那么贵;第二、服务费又那么高;最重要的是对方没有大哥大怎么办。你打给谁去。这就好比对方“受体”不接受你,或者说虚不受补。再者,你让一个没喝过红酒的人去品拉菲,他也只能含糊其辞的说。嗯,不错,我觉得和拉图比起来是像哥哥。自然红酒的平衡、柔顺、入口有浓烈橡木味道等术语都不知何解。更不用说它的年份、产地、优良。最后只能泛泛的说这个东西贵,事实上是并了解其价值。若他经常喝白酒就可能知道一瓶白酒好坏,抖动起来是什么酒花、入口先苦再有回甜是真酒、然后什么头曲、酒尾。如果你不明白某事物细节上的影响推动力,或者说表面明白却不了解它的实际价值。以至于很多时候都错失良机;或者说退而求其次,导致节节败退。
有时候我反复思考,思考到一阶段我就不想说话了,好像话还不是随便就能说清楚的,或者说清楚了也创造不了价值。究竟怎样沟通才能更有效。究竟在什么样的场景用怎样语言才更切实际,更命中要害,更容易达成一件事?有篇文章我写过,在《末代皇帝》里有一段台词:庄士敦对溥仪说,一个人地用词很重要,如果你用词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想去传达的东西,而你说出来别人理解成其他意思,你就是心口不一,这样是成为不了君子的。让突然感觉自己才开始学说话,真的很可怕。我自己本来就对很多词语不了解怎么办?比如连“的地得”分号、句号、问号、主谓定状补都没弄明白怎么办?这里还涉及到说话要区分时间、空间场景。也许最重要的还是分析对面的受体。
如果对方身体的淋巴系统发炎,然而对青霉素针剂过敏排斥,你就要换一种抗生素。如果他对所有抗生素排斥,那么这个人就相当于得了绝症。
当然受体是可以加宽、加长、加多类别、吸收加快。也许你头次看一本书,听一段话,里面百分之七十内涵不懂。但不要就此丢弃,若遇到机会再去接触第二次,第三次……或许这一次,你一下就理解里面很多曲直。因为每个人受体只要不断的吸收精进,就会提升性状能力,这和手机迭代升级,多出一些扫码支付功能一样。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以后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