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推敲出来的吗?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9:37 被阅读7次

先看张爱玲的《半生缘》:

却有一个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淡灰色的旧羊皮大衣,她面前只有一副杯箸,饭菜还没有拿上来,她仿佛等得很无聊似的,手上戴着红绒线手套,便顺着手指缓缓地往下抹着,一直抹到手丫里,两支手指夹住一只,只管轮流地抹着。叔惠一看见她便咦了一声道:"顾小姐,你也在这儿!"

如果普通作者写,可能看到的只是红色的手套,没什么好写的,可张爱玲看见的是红绒线的手套,慢慢往下抹,一直抹到手丫里,两支手指夹住一只,只管轮流地抹着。她用的字,并不会比大家多,但细致,有动作。

大家怎么分析这种差异?以上是普通描写,小意象都不算,大意象更不算,但是差距也是看得到的。

修改自己的文章时,我们要看有没有这种独一个的东西(任意的一页里面,大约一千字,有没有一句独一个的东西)。同样是描写,也够细致,但是依然没有人家那样跃然纸上,那么就需要拷问自己写的时候是否老实,有没有真的看到东西来写,我想,十有八九是臆想着写的,脑袋是空的。

文学感觉或者说写作的手感,需要大量的熏陶,不是语文老师那种所谓推敲做到的。贾岛推敲的故事,很多说是敲比推好,如何如何,其实完全不是那样,这个我曾经说过,推和敲各有各的好,贾岛并非那么愚笨,韩愈也并非高他一筹,只是提出了一种相对好一点点的参考意见。推,说明门没有锁,安全,路不拾遗,寺庙可能没有人,他是孤独的一个人;敲,说明庙里有人,不是孤寂的,有一点点温馨;如何选择推和敲,看作者的心境,他想象中的寺庙到底是什么环境,决定了推和敲,而不是反过来。所谓敲显得夜的寂静之类的说法,是本末倒置,好像注定只能用敲,不需要和作者的心境相关,显然是荒谬的。也就是说贾岛的手感已经很好了,否则是不会有这种佳话的。一个人靠推敲,可以成为好的匠人,不可能成为雕塑家,雕塑家训练的是嗅觉,一种艺术感觉。贾岛已经具备了较高嗅觉,否则也听不懂韩愈说了什么而恍然大悟。

百度了一个答案——一个安静的月夜,用敲凸显出静夜中的动,更有美感;推则逊色不少.

这种教学能启发写作者吗?!

脑海中有意象,推敲才有意义,脑海中没有的,推敲就是玩文字魔法,期望自己有妙手生花的天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爱因斯坦问福克纳从哪里得到那些故事,福克纳回答说,我听到很多声音。

我们写作时候如果不能静下来,是不看见画面也听不到声音的,这时候你只能向外界祈求,祈求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这叫“缘木求鱼”,是听不到记忆的召唤,没有人哪有故事呢,有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故事,故事的种子在心底。

相关文章

  • 文章是推敲出来的吗?

    先看张爱玲的《半生缘》: 却有一个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淡灰色的旧羊皮大衣,她面前只有一副杯箸,饭菜还没有拿上来,她...

  • 润文四宝——谈谈文章的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人们常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推敲、修改是文章写作的重要环节。 说到推敲,它还是个典...

  • 写文章,真正的工夫却在文章之外

    写文章,工夫在文章之外 有人说,写文章,不推敲琢磨,怎么写得好?可以乱来吗?能蛮干吗? 写文章,主...

  • 文章是写出来的吗?

    文章是写出来的吗?为什么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当人读了足够的书,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文章自然就在大脑中,...

  • 改稿可比写稿难多了

    写得一首好文章的人都会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推敲、打磨出来的。 道理我懂,但做起来,为...

  • 2组的小伙伴们,别忘了不出局!

    文章的质量很是一般,经不起推敲,稍微能带给我些许安慰的是,文章都是自己写出来的,坚持原创,也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真实...

  • 【写作宝典】好诗文是“推敲”出来的一一浅谈如何修改文章

    历史上很少有诗人或作家能够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诗文。 唐代诗人贾岛有一日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也来谈写作:文章必须反复修改吗?

    修改文章,是个好习惯吗? 自然!但需要分情况。 推敲的典故,来自唐朝诗人贾岛。到底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

  • 《学会写作》摘录5

    1、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反复修改、斟酌、推敲才能成就一篇精品文章;第二,修改的过程是最好的...

  • 文章不厌百回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但好文章一定是靠自己改出来的。而不能交由他人。因为无论自己对文章如何推敲斟酌,,表达的终究还是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章是推敲出来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bw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