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散文想法
听雨·回忆·诗与散文(一)|双木居士

听雨·回忆·诗与散文(一)|双木居士

作者: 博古林V雙木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23:51 被阅读0次

    听雨·回忆·诗与散文

    鼠年的元宵未至,料峭的寒雨却不经意之间来临了。当我像多年前一样,住在寺院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察觉一场雨季的淅沥就这样进入我的耳聆。我只是在卧室静静地坐着,处于多少感觉无所适从的聊赖心境中,当对着扇面的写意作品,听着窗外的杉枝、松果以及蕉叶被渐渐的雨声敲打着愈加密集,变得哗哗啦啦的之后。才恍惚间,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短暂的雨象,而是预示着,接下来的时间里将进入南国特有季节的潮色与美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季节,会把历代的文人与诗人们所谱写的画卷从寒冬的蛰伏状态苏醒起来。也意味着,进入这漫长的雨季里,那些潜藏的记忆被人们翻卷出来。那些我们以往所读关于雨的诗篇散文里头的片段,便会不知觉地在雨声中迸流出来,烟雨出更具诗意美学的世界。虽然寒雨里,手脚变得有些寒冷,但是心想,再好的静居也不如在雨声中静居的好。虽然雨会营造出别样的思绪,把各种的感官变得敏感起来。每个人在雨中,勾起的记忆很不同。但是我除了那些雨中的回忆,想起来的始终还是余光中那篇美涵无比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中开头的一句话: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这样的句子是再好不过的开头,这可是南方人最能够体会的感受。由此展开的季节,成为历代南方文人不可缺少的生命体验。不同于北方的雪花冰莹,似乎,南国一年的期望都在诗情画意又幻梦雨迷的境界之中得以洗涤。这冷雨,在伞外的,潇潇的水满在梦的诗情感受,继而使得我关于所有雨的记忆接着窗外屋檐的雨声愈发的显明起来。紧接着,回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冷漠
    凄清,又惆怅
    ·······

    就这样,我们进入了诗人落寞的心境,也许很多读者和我曾经一样读起这首诗,更多地是韵律与美感的享受,并无法去把捉那个时代下的寂寥与无奈。就在这样的体验中,世界被赋予了人类的情绪。不经吃惊,雨为何能引起这般的体验?而且不由想起,早年间,在小镇,独自蜗居在狭屋的情景,把自己原本冰冷的双手伸向窗外,任由零冷的雨水打在掌心与臂弯上。甚至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受,拿着一把破伞,冒着蒙蒙细雨踏着茶园竹林泥泞的小径,独自走着。这就是此刻窗外冷雨声所带来的魔力,让我回忆起这种种的生命体验。而这样的体验,原本具有《雨巷》中那个姑娘的落寞和哀伤,但是在如今变得多少美好的回忆之感。更多关于雨的诗篇在此刻涌现出来,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期待一样,我曾经也是那样在雨中拥有多少的期待与想象。就算不是春寒的漫雨,期待还是人生在世不可或缺的情愫: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样的离别与期许的心境,在雨声中回忆起来,也就算不是巴山的雨,也会变得使读者更加贴近诗人许多。雨声在这样的心境下,涨满了内心的池水,漓漓的愁情越积越满,回忆成为最好的抚慰了吧。但所有在世的情感牵挂了然而去之后,将生命获得更加的透彻之后,阶段性总结回忆便悄然进入。天涯太大,但不同的生命阶段与体验,在彻悟之后,使得人们对雨也具有了更多面的把握。这便是一首《虞美人·听雨》带来的感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在少年总是少不了功名事业的追求,少不了放羁轻狂的自傲,少不了留恋声色的荒诞之举,所以雨声也就伴着歌楼的笙歌月色。在人生经历了更多地坎坷与不易,壮志未酬的无奈的不忿,也体悟到断肠天涯之后的些许阔达,这时候的生命境界随着雨声更为深沉。再后来,随之饱经沧桑,人间悲欢,在世关联的旧朋亲人的离去,这样的心境愈发变得悲凉起来,但所有的这些体验被自我所接纳和领悟,那么生命更高的境界使得雨声变得佛禅起来。所以也才有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独特感受。

    春梅寒雨与夏至骤雨极为的不同,一种冰冷寒肘而连月不停,满天淅沥,久之使人压抑沉闷。而另一种耍时急骤而至,一洗炎暑,使人顿觉欣喜。所以豁达阔朗的才情与骤雨的急切也能品噄出别样的人生境界。无论何种的境遇,雨总是能够勾起内心更深处的记忆,以及更深刻的体验。这雨声变得如琴瑟般生动活泼起来,亦或变得随心起来。就算苏轼《望湖楼醉书》诗中所表达的那样:

    黑云翻墨未遮山,百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亦或如我曾经在温州江心屿所写的那样《江心屿·雨》:

    炎骄汗津风絮断,幻蒸苒苒蕉翠烟。
    湖心亭荷雨淹留,雨骤塔檐漫天濛。
    雀留青亭湿爪痕,人去雨歇寂空廊。

    可能雨也无需这般的急切,也不需那么漫长。能否柔情细密,而醉熏含默之感呢?春闺之间的打趣,也将雨带进了少女的气息的感受。男人对雨的把握在此诗人看来未免显得粗糙的很。李清照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打趣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中,让人活着更显得充满乐趣与希望。很多时候的雨,不应该变得那般沉闷,凄凉,寂寞,而是变得俏皮可爱起来。这种感受,在宋人的词中洗去多少的堆砌粉刷,带入了个人现实生活的真实细节。很多时候,作品可以通过虚构的想象编制出来,而生活的细节便成为一判虚实的能力。

    有时候在情绪极其低落的时候,人会变得神经质起来,在寒冷的雨中毫无目的地奔跑起来,试图通过雨的冰冷来使得自己冷静下来。人要是孤独的难以自拔,那么雨声就变得特别具有治愈的效果。雨被人类的心境演绎出更多意义。很多人也许和巴金《雨》中所描绘的一样,具有同样在雨中的感受:

    “水滴从头发间沿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镜片。我的衣服渐渐的湿了。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的一篇......我无目的在街上走来走去。”

    回想自己,有几回感到自我存在的茫然,再也没有在冷雨中能够是自己摆脱这种感受。不可否认,我们的感受反而变得更为真实起来,那么也就变得终生难忘。雨确如汪国真《雨的随想》中说的那样,是一种神奇,也是一种情调,激发了人们很多本沉睡的氛围,一旦打开,那么弥漫出来的世界,无论是何种灾难,都具有了美学的力量: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雨中的场景,在影视作品中早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内容,所有浪漫与悲情都能够被雨渲染出来。我在此刻,渴望着春季的寒雨,那雨声敲落了我聊赖的生命状态,能够继续着自己的回忆。

    一场春雨的来临,才带给我这些感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雨·回忆·诗与散文(一)|双木居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db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