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

作者: 山区愤青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4:18 被阅读0次

    我上小学时,由于当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大的快乐是看电影。那时经常看的是露天电影,如果能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其感觉不亚于当下去ktv。

    当时谁家孩子满月或百天,就请放映队放一次电影;有人结婚,还是放电影;老人去世后三周年,依然是放电影。到了后来,村里有人建了新房,也开始放电影,甚至于有的人家母牛产了小牛,也要放电影。

    露天电影通常是在打麦场或在空旷的地方放映,在地上栽上两根木桩,将雪白的电影银幕用绳子加以固定,旁边悬上音箱,露天影院已初步成型。

    夜幕降临,村民陆陆续续来到露天影院,带上椅子或者板凳,坐等电影开始。有邻村的过来看电影,他们带凳子太麻烦,有的搬来一块石头或是几块砖头当凳子,照样看的津津有味,这时场外有卖葵花籽的、夏天有卖冰糕的,一时间热热闹闹。只要白天看到打麦场遗留下大大小小的石头,高高低低的砖头散落在场地周围,不用说就是刚放过露天电影。

    通常电影即将开始前,大队书记要讲几句,小时候也听不懂,只恨他的废话就像老妪的裹脚——又臭又长。好不容易书记讲完了,主角开始登场,通常都是几句喜庆的话,今天是我的大喜日子,感谢各位父老乡亲捧场云云。

    看露天电影最扫兴的感觉是什么?到了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就是已经入戏正看的起劲,忽然间灯光大亮,一卷胶片放完了,在换胶片的时间段里,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呀!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无非是不超过五分钟。当时很疑惑,为什么去电影院看电影没有换胶片的时间?是一部电影一口气看完,犹如夏天吃到一块冰凉的冰糕那样爽!到了后来才明白,电影院是两部放映机交替放映,由于切换速度太快,观众根本没感觉,悄无声息就完成了切换。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有邻村的同学说他们村有电影,吃完晚饭我和哥哥匆忙赶到同学所在的村子,然而却是冷冷清清,并没有放电影的迹象。问及一个老大爷,老大爷手一指:“前面!”然后又赶往下一个陌生的村子,依然是乌漆麻黑的,又四处打听,得到的答案依然是前面。最后跑了十几里地,远远地听到了亲切的电影声音,酸痛的腿脚瞬间也变得有劲起来。现在想起来,当时跑了十几里地为了看一场电影,还真是有点好笑。

    小时候把电影归纳为几个类别,通常破案的称为反特片,比如《神女峰的迷雾》、《保密局的枪声》等,只要有战争的称之为战斗片,诸如《四渡赤水》、《闪闪的红星》和《吉鸿昌》等,还有鬼怪神仙类恐怖片的叫做鬼片,《画皮》和《神秘的大佛》就是这种类型。无论什么题材的,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记得第一次看《画皮》,看完回家老觉得后面有什么跟着,不停的往后面看。后来走到家的胡同口,看着黑漆漆的胡同,居然不敢再往里面走!后来咬咬牙,闭上眼往家门口跑去,等进了门,心都快跳出来了!

    直到1982年,看了第一部武侠片《少林寺》,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电影还有这种题材!被少林和尚出神入化的武功所震撼,为女主角貌美如花的容颜而赞叹,连电影中的插曲《牧羊曲》也广为传唱。后来的一段时间,每逢晚饭后,村边的小树林里便响起了“嘿,哈”的练功声,模仿少林和尚练功成了小伙伴们的时尚,也成为大人的笑料。

    如今随着生活的提高,文化娱乐活动也越来越丰富,露天电影已销声匿迹,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但无论我到多么高档的影院看电影,仍会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种种经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露天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k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