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每天怎么陪娃??
烦恼陪娃脑洞不够??
其实大自然是最好的游乐场。
今天我和宝贝打算一起去看看各种小昆虫,帝都社区空间的土地上最多的可能就是小蚂蚁吧,于是我提议我们带一些小吃的去观察小蚂蚁,孩子欣然同意了并且兴致勃勃。
我们来到楼下的一块空地, 我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蚂蚁的所在,他很快找到了一只,很惊喜的喊我,我走到他身边,启发他用手里的放大镜去观察蚂蚁。他看了一会儿笑着说:小蚂蚁圆头圆脑的,真可爱。我问他有看清小蚂蚁有几条腿吗?他说不知道。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只稍大一些的蚂蚁装进了他随身携带的昆虫观察盒里面。在这个昆虫观察盒里看蚂蚁确实方便多了,不一会儿,孩子就惊喜地喊道:妈妈,我知道了,蚂蚁有六条腿!我也开心地回应孩子说:宝贝,你观察的很细致,我觉得你说得对。
不知道这种小虫子叫什么名字,初夏时看过小的时候的,现在又看到了成年形态的。又过了一会儿我觉得孩子看的差不多了,于是提议去观察蚂蚁的家。孩子很开心地放走了那只大蚂蚁,和我一起一蹦一跳地去寻找蚂蚁窝。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有四五个洞口的蚂蚁窝。孩子最初以为这是好几个蚂蚁窝,于是我提醒孩子也有可能是同一窝蚂蚁,自然界的很多小生物都会为了方便出入和逃生在自己的窝开多个洞口,尤其是蚂蚁这种生活在食物链最底层的小昆虫,他们的生命太脆弱了,也许下一场雨,他们的家就要被毁了,所以他们很可能会留好几个出入口,如果有其中一个被泥水覆盖,他们能够做出快速反应,或迅速撤离,或堵截流进洞里的洪水。孩子很快明白了这一点。
这时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将带来的吃的撒在蚂蚁洞的周边,看小蚂蚁是怎么吃东西,搬东西的。于是我们将带来的米饭。撒在了蚂蚁洞的旁边,只几秒钟就有几只小蚂蚁发现了这个美食,但刚发现美食的小蚂蚁并没有立刻去搬,而是立刻掉头去招呼更多的同伴,所以不消一刻,我们投放的米饭旁边就来了很多的小蚂蚁。看完了小蚂蚁搬运直接能够到的吃食,我提议将我们装米饭的小盒子放在蚂蚁窝旁边,然后在小盒子上搭一个小桥,看看小蚂蚁是不是会通过小桥到盒子里去吃米饭。
于是我们说干就干,立刻行动,宝宝负责找搭小桥的材料。,我负责找适合的位置。很快我们就用小树叶在蚂蚁洞旁边搭好了,接下来就是静静的等待和观察。小小的人儿蹲下来,在旁边一动不动,甚是可爱。
五分钟过去了,有一只蚂蚁围着盒子绕了几圈。但是他似乎因为没找到吃东西的法门,又离开了。
第六分钟,有一只蚂蚁顺着树叶梗儿爬到了塑料盒子外沿儿,但是他没有进到盒子里,反而掉了下去。
然后好几分钟都没有蚂蚁过来,我为了吸引更多小蚂蚁也来尝试,建议孩子将米粒儿拿出几粒放在外围。于是宝宝在食物盒子外面放了两个米粒儿,在食物盒子边儿上放了一个米粒儿,用来诱惑小蚂蚁。这一招果然管用。盒子边很快就聚集了几只,但是他们还没有发现走到盒子里的窍门儿。
第七分钟,有一只蚂蚁爬到了盒子里,然后又爬出去了,启发问题,为什么蚂蚁爬进去又爬出来了呢?
孩子并没有回答我,可能是在想,然后几分钟以后,我启发孩子的想象问道:宝贝你说有没有可能刚才那几只小蚂蚁他们回去后叫来一大堆同伴儿,然后把饭和盒子一起抬回去了?
孩子听完嗝嗝儿的乐,说:有可能。也有可能蚂蚁女王会出来搬米饭呢。虽然我知道蚂蚁女王不会出来,但是我并没有立刻反驳孩子。
第13分钟,真的有越来越多的蚂蚁开始尝试搬这个米饭和米饭盒子。其中有一只小蚂蚁竟然想要自己尝试能不能搬动,扭着小屁股拽了半天也没拽动,那样子又憨又可爱,把孩子逗得笑了半天。有的小蚂蚁抓起了一粒米饭,但是转了好几圈儿都没能从小桥下来,于是便放弃了。
才发现我似乎没拍到一张有很多小蚂蚁的,囧。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热闹的米饭盒子周围也渐渐安静下来。我对孩子说小蚂蚁们也回去午休啦,不如我们也把米饭留在这里,午睡后再来看,孩子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我们结束了蚂蚁观察之旅,打道回府。虽然我们午睡后并没有回去看米饭盒子,但是傍晚时分,在孩子爸爸下班以后,我建议宝宝和爸爸一起去看一下米饭盒子的情况。于是小小的人儿兴奋地给爸爸讲起了今天的蚂蚁观察之旅,牵着爸爸的手出门向空地那里走去。
THE END
文中涉及有亲子陪伴、科普、增加认知、启发想象力、观察力、家长只建议培养孩子自主选择及决断力,还有父母语言艺术正面管教,促进父亲角色融入亲子关系。
其实我没有写,当天凑巧的是还有另一个小男孩儿也想要看蚂蚁,当时陪着他的是他爸爸,但是这个小孩做什么他爸爸都几乎不同意,他想要捡小树棍儿,他爸爸不让,他想跑一跑他爸不让,他想要和我的孩子一起玩儿他爸爸也不允许,这个小朋友体重超重,而且没有界限感,走到人身边总想去触摸别人的身体,其实这正是孩子感官被压抑的一种表现,也许成年人是觉得孩子没轻没重,怕碰伤了别的小朋友,但实际上,如果长此以往,后果才更严重。成年人应该首先允许孩子对外界的探索和接触,然后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和界限感,还是那句说烂了的话,爱和自由,爱与自由不是放任,而是让孩子知道他是被爱的被包容允许的,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在爱和包容的氛围中孩子能更自觉地形成规则感和界限感,才能在成年后更懂得进退,更自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