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林外史书香袅袅
谈谈《儒林外史》中的僧人形象

谈谈《儒林外史》中的僧人形象

作者: 素年清浅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21:58 被阅读0次

《儒林外史》中的僧人,除唯一具有博爱慈悲之心的甘露僧,其他大多数僧人的行为表现与宗教精神相悖,耐人寻味。

佛教认为要解除烦恼,首先要去除贪婪之心,但是《儒林外史》中的诸多僧人,恰恰是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贪欲。

第二回薛家集观音庵僧人克扣香火,作者借申祥甫之口说出了此僧的贪婪:"不论别人,只这一位荀老爹,三十晚里,还送了五十斤油与你,白白给你炒菜吃,全不敬佛!"

除了贪财的憎人外,还有贪色僧人。第四回写到僧官慧敏被佃户何美之邀至家中吃饭,"僧人上坐,浑家下陪,何美之打横,把酒来斟"。僧官本为朝廷任命,管理佛教事务,他们"邪淫""饮酒",触犯戒律。


佛教认为众生皆平等,然而作品中的很多僧人却依据财富地位,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如观音庵的薛家集僧人,起先很轻贱寄居在庵内的童生周进,后来周进中了进士,僧人却在庙里供起其长生牌。

第十六回,匡超人村中着火,背着父亲去村头的僧人庵求借住,僧人冷漠拒绝,然而等匡超人成为秀才后,僧人"也来奉承"。把自己的势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些僧人,极力奉承达官显贵,不惜自甘堕落,第四十七回,唐二棒槌听见隔壁僧人家细吹细唱,发现"县里仁昌方老六同厉太尊的公子,备了极齐整的席,一个人搂着一个戏子,在那里玩耍"。僧人与戏子同为官、商之陪客,佛门清净地竟沦成风月场,佛门之堕落可见一斑。

此外,小说中另有一类身份特殊的僧人,他们在小说中初次出场的时候均为世俗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遁入空门,比如王惠出家是为了政治避祸;恶僧人赵大本是强盗,出家后狠毒之性不改,僧人身份只为掩人耳目;而陈礼的儿子出家则是为了逃避家庭责任。

简析:这些僧人群体与儒林群体多有接触,他们身上的种种劣根是对读书人品性的一种折射,僧人、读书人共同构成了社会群像,这也使作品的讽刺性批判更有深度与广度。

相关文章

  • 儒林外史

    关于儒林外史的三两疑问 一,金庸小说中的僧人有多少想象中的成分,参儒林外史中僧官P195. 二,关于娄公子与娄焕文...

  • 《儒林外史》中“腐儒”形象分析

    引 言 黄小田名富贵,自小田,自号萍叟。他曾说:“与最服膺着三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石头记》也。”可见...

  • 地痞、无赖、恶棍、伪君子、吝啬鬼

    ——《儒林外史》严致中形象 严致中是严致和的哥哥。 严致和,是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原因就是他在临终前伸出...

  • 课文《儒林外史》节选欠我们的真相?

    《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和范进的形象真的是高中课本讲述的那样吗? 在高中课本中重点刻画了一个范进中举时疯癫的形象,对他...

  • 唐僧人物形象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祎。世人称之为唐三藏,其意在于玄奘...

  • 依顺又昏昧

    ——《儒林外史》范进母亲形象分析 范进和他的岳父胡屠户是《儒林外史》的典型人物。 范进,醉心于功名,卑贱地丧失了起...

  • 沽名钓誉之人

    这段时间在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深深折服于其中的白描叙写。吴敬梓先生在不动声色、不加臆断的描写中把书中的人物形象...

  • 谈谈《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堪称“心理剧的圣经”。最近这部“圣经”走进了课堂,掀起了一波戏剧潮。 文章百读不...

  • 聊斋之丐僧(佛不要钱)

    聊斋中僧人的形象一般不佳,起码比起道士来说是差了许多。佛门本是清净地,可现今来看,寺庙不光香火旺盛,其间是非也是数...

  • 《学习强国》之读书笔记

    佛教文化 说到佛教,“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僧人口中最常听到的一句,我生活中熟知的佛教形象,大概还有“观音菩萨”“如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儒林外史》中的僧人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q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