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想法每天写1000字
与君呼应(4):洪杰开放式评课解读

与君呼应(4):洪杰开放式评课解读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4:35 被阅读12次

    (“全景式数学教育”已经结束三天,除了对张宏伟老师追求的“全景式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外,让我念念不忘的是洪杰老师的开放式评课。索性,用一篇文章写下对洪杰老师这种“开放”式评课的理解吧。姑且算是我这个“后进生”的浅显思考。)

    专门用一篇文字里表达,其实是在表达我的喜欢。因为每节课时,洪杰老师将听课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写在A4纸上,课结束后便投影出来,这是形式上的喜欢。我更喜欢的是,他只表达他的思考,压根就不下结论。而,就是因为他的思考,他提供了好些可能,展示了好些角度,让我们的思维也有“全景”感。

    (一)情境思考。(这是一节《认识角》后,洪杰老师展示的四幅画,有连环画的味道哦。其实,我没有想到,洪杰老师还是画画的高手。)

    洪杰老师用了几个关于角的情境,引发我们的思考。

    第一幅图:学生易受鳄鱼和小鸟体型的影响,但是细究会发现是小鸟的嘴巴张得大。角的本质属性显露出来,只看两条边形成的夹角大小,不受夹角依附的任何东西影响。

    第二幅图:为何用弧线表示角?这个问题当时课堂上也有学生提出来,好像当时课堂上老师没有怎么引导。角是一个不封闭图形,这个弧度是有大小之分的。其实,如果在一些角的两条边上距离顶点相同的地方描点,连接这两个点,会有一条线段,这条线段越长,角就越大。

    第三幅图:学生的真实疑惑所在。那是因为角的那个顶点必须要描出来。

    第四幅图:颇有意思,一道自相矛盾的题目。我们如何区别呢?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可那是我们假设看不见的延伸部分都是直的。而能看见的时候,就必须用这个“直直”的来判断。

    (二)关系

    心理≠教材≠教学≠学习

    购物之用,功利(远)

    好玩之用,审美(近)

    先离开,再靠近

    这几个关系之间,尤其是心理与教材的关系,我之前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等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因为人太复杂。就算是大部分人的特点,也会有很多不同。

    欣赏这六个字“先离开,再靠近”,有点“欲擒故纵”的味道,也有跳出山看山的禅味,也更是做事的一种境界。

    只是,我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说购物之用是功利呢?是不是应该是实用的呢?

    (三)见图

    这是洪杰老师评价张宏伟老师的话。那个“太阳公公”有些传神,因为张宏伟老师一上课就开始发光发热,全场跑,照耀着“边疆”。现在还记得他的高频词汇——掌声鼓励,太牛了!

    全景全景是人能看到全世界,世界也能看到人。这一路走来,格局越来越大,虔诚之心是自然,激情变成自然,思维变成自然,创意变成自然,育人的理念也得到升华。

    (四)

    乘法分配律

    让计算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

    多种模型:计算、面积、生活配对等

    看问题的眼光:分开看,合起来看

    经历过程:造例、聚焦、表达、验证

    这是关于《乘法分配律》这 节课,洪杰老师如是支招。

    学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确是可以提升计算速度好准确性,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乘法分配律从哪里来呢?生活中的原型还是有很多,就看你选择什么。吴正宪老师也曾上过这节课,采用了面积模型。老师们用面积模型是比较多的。

    乘法分配律的哲学味儿也被洪杰老师挖了出来:分合,合分。

    本节课的课堂结构也一目了然,让学生经历这一遭,会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运算律。

    (五)

    理解之快慢

    一堂课必须得出结论(课时限制)

    课外学过,再“陪”学(权威限制)

    这种意识,我们真的会有。我们总是在求全,求大,求整齐又统一。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只考虑我的预设是否能完成。如果以人的理解接受为标准,那就不会有课时,也就不会再有“陪”学现象发生。

    课堂上,那些后进生难做,那些优等生们也很难“坐”。

    我们有想过分层教学,可是总会因为期末的那张统一的试卷所牵绊。问题还是源自老师吧,怎么能怪罪于旁人呢?

    (六)

    饿,是一种饿。

    饱,是各种饱。

    懂了,就是一种懂。

    不懂,是各种不懂。

    呵呵,貌似也可以换一下:

    饱,是一种饱,饿,是各种饿。不懂,是一种不懂,懂了,是各种懂了。

    是不是也是那么一回事呢?

    理解学生的各种“饿”与“饱”,理解学生的各种“懂”与“不懂”,这是老师要做的功课。只是,我们常常陷入“我以为”里去判断学生的理解。

    当然,洪杰老师还有如下观点: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能大声说出的是需要(need)

    那欲言又止的是欲望(desire)。

    还有如图所示的话语:

    前文说洪杰老师的绘画水平高,他的辩证思维,哲学思维,以及张口就能引用两首含义深刻且恰当的诗,都能让我们思考良久。

    更深厚的学科背景,更专业的哲学背景,更丰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背景,目的只有一个:聚焦于“人”的发展,佩服佩服!

    这是我对洪杰开放式评课的解读。解读解读,也同解毒。

    哈哈,不知妥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君呼应(4):洪杰开放式评课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rb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