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来天前,舌尖靠近舌下部位有点颇感不适,没当回事。一两天后,升格为疼痛;同时,很近处又生出另一相似的痛点来,老二虽没老大那么厉害,但也挺折腾人的。
尽管如此,还是没在意。人嘛,一辈子里不时来点头疼脑热,本属正常,何况一男人呢。倘然天打五雷轰,依然一幅不坏之身的话,那才奇怪呢,那非神即鬼。
再后来,疼痛加剧。对镜子看,其部位呈现大米粒一般大的圆形溃疡面,白色,周边充血。说话已经明显受到影响,最严重是吃饭,像切碎的绿菜梗触及到创面,则大痛难忍。哈,受刑似地。也算吧,大半辈子已过,连最轻的刑法也没遇到,就算是领教一回吧。
再过两三天,微微有些低热,乏力和烦躁;伴口渴异味,心烦失眠,溲黄便干,舌红苔黄。后来才知道,此毛病俗名口疮,常见高发。那前次患此毛病是啥时,甚至到底是不是“十八的大姑娘上花轿——第一次”,都记不清了。
人老了,记忆力,视力甚至听力和感觉能力皆剧降,没办法。
另一个“新”发现是,终于弄清了老家村儿里的土话里的“疮”原来发音为“che”,跟普通话发音差得很多,听惯了。“口疮”乃最常见的疾病。常见于口腔的唇、脸颊、软腭或牙龈等处的黏膜上,这是该疾患的“根据地”。
通过百度,也知道了此疾的一些零零碎碎。
口疮的正规医学名乃口腔溃疡,常见于口腔的唇、脸颊、软腭或牙龈等处的黏膜上,溃疡面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凹陷、有白色或黄色的中心、周围充血微红肿,有明显疼痛感,患者颇为此非常难受。
既然是常见病,且症状明显令人难以招架,那在民间,在祖祖辈辈的老祖宗那里,肯定有些相关说道的。“说是病不是病人,疼起来要了命”就是流传很广的一则。这些天来,吃饭,说话或其他口腔动作,稍一触及溃疡面就剧痛难忍,虽没有丝毫的减轻,但也多少得到了些安慰。口疮虽然不算大病,但其带来的疼痛却让人难以忍受。这句话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了口疮的痛苦和影响。
就像一对新人结婚,前来上礼祝福的不算多,但新娘子美貌过人,新郎彬彬有礼,也受到不少过路人的祝福,也算一种安慰吧。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乡村也罢,城市也罢,都有一些佛法,道的信仰者,和传统迷信之人,他们会告诉你,口疮是一种出现频率相对高的报应,叫做“无舌疮口报”:说你今生尽乱讲话,尽毁谤人,破坏三宝(佛法僧),毁谤三宝,动辄说脏话话甚至不雅之语,那等到你来生,就没有舌头,就不会讲话了。
倘然你的嘴上总生着疮,而这疮总也不好,也是收到这种果报的表现,在提醒你注意。你看哑巴那种说不出话的人,为什么他哑巴?就因为他毁谤三宝来的。
为什么那个人的口上生很多疮,总也不好,无论什么样的神医也医不好?还是因为他在前世毁谤三宝来的,所以就得无舌疮口报。现实报的一种。
果报具体指来生可能会遭受口中持续生疮的痛苦,这是对今生毁谤行为的惩罚。
天哪,但愿真地如此。
细想想,“口疮”按道理还真跟嘴巴子的无德有点关系。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隐私或者疮疤是人心灵深处最敏感、最容易被利痛的地方,不论是什么人,只要被人触到了隐私或者疮疤之后,第一反应都是勃然大怒。也许你不以为然,可事实上毫无顾忌的一两句话就可能把一只温顺的绵羊变成一头愤怒的公牛,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和人交谈的时候,对于别人的隐私不管是事实还是传闻,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要注意口德,不可以揭人疮疤,否则不但事情办不成,还极有可能变成仇家。
而屡屡上火的结果就是给你来一场口腔溃疡。
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