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领导力呢?准确来讲它并非是某一种能力的单一表现形式,而是一个集合体,包括:学习力、决策力、领导力、执行力和感召力。由此可见,当一个领导并不容易。
为了提高领导效能,帮助企业/领导者快速实现成长,在2017年樊登出版了《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和工具,让领导力变得更加透明、简化,教你如何做一个好领导。而今年他又出版了该系列的第二本书——《可复制的领导力2》。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c3ea935699731b4d.jpg)
如果说你读过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那翻开《可复制的领导力2》你会发现这本书不同于前一本书的体系和认知,也并非是前面内容的延续和升级,而找到了一个关于“领导力”的新视角。
具体来讲,《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是教领导者如何管理员工,如何将80%员工的整体水平都提升到80分,即全面提升一个企业的整体实力,重点在“管理”。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以及不断的研究,樊登发现:人才能力的不断更迭,可以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而这样的人却只占少数,大概是企业中20%左右。所以,在《可复制的领导力2》这本书中,他提出了针对这20%的精英的培养策略,即重点在于“培养”。不仅是培养精英,对于管理者本身也是一种思维上的培养。
说到这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难道说前面的80%的人就不重要了吗?并不是,也同样重要。不同的是,《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更多提供的是方法,是模板,是即学即用的“工具箱”,而《可复制的领导力2》提供的则是一个方向,一种思维,是需要潜移默化渗透的“芳香剂”。
一个领导者不仅仅要懂得如何管理员工,还要为企业发现精英员工,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生长空间,让他们茁壮成长起来,这也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企业不仅仅应该是一个有发展的企业,还应该是一个会培养人才的摇篮。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在书中,你可以了解到如何发现、培养这20%的精英人才。比如,减少管控,打破刚性制度,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性;利用放权和试错,打破企业机械态;塑造员工的成长型思维,帮助他们终身成长……
可如果我们只把《可复制的领导力2》作为一本写给领导者的书,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我们要明白,领导力并非是天生就有的,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领导力。此外,在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帮助我们个人成为20%人才的关键认知:
一、下班时间成长
在书中,樊登老师提到了一个描述当代生活的词语:疯狂世界。在疯狂世界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很少的人,拥有着很多人10倍,甚至100倍的能力、认知和财富。这虽然让人觉得很不公平,但这确实就是这个世界真实的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29800a7a409a4245.png)
比如,最直观的在招聘行业,一个管理者的工资,平均可以达到一个普通员工的5倍左右,这还不包括一些其他的特殊福利、待遇。这说明什么?企业愿意花更多的钱,在有能力的人身上,但却很少有企业或领导者,愿意给普通员工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因为个人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是企业不愿承担的,他们更愿意为结果埋单。所以,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我们首先要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从未付出相应的努力。
上班的时间是固定的,且大多数人都要完成一些固定的工作/任务,而想要成长,就要学会利用好下班的时间,找到成长方向,不断努力前行。才有机会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弯道超车,获得更好的成绩,这也是疯狂世界的竞争之道:想成为“疯狂”员工,你必须具备让企业“疯狂”的价值。
二、提升批判性思维
在朝九晚五的工作循环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即领导说什么,我们信什么、做什么。长此以往,缺少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会减弱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尽可能做出更正确、客观的判断和决策。
对此,在《可复制的领导力2》中,樊登老师从思维的全面性、公平性、勇敢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帮我们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思维的全面性
遇到一个问题或者一件事时,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了解。当我们能更全面的拆解一件事时,会更客观的进行判断,也会得出更正确的结论。比如,不能只依靠对错、好坏进行判断,要从其他方面多思考。
(二)思维的公平性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要轻易评判任何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经历是否与你相同,是否建立了与你相似的认知。”思维的公平性,让我们减少偏听、偏信,能够更理性的去思考。
(三)思维的勇敢性
思维的勇敢性体现在:敢想,敢做,敢于改变,敢于和别人不同,也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发表意见、看法,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能力弱,而是因为我们害怕批评,害怕被拒绝……但有一点我们要知道:永远不做,永远不错,就永远都不会进步。
(四)思维的科学性
关于“科学性”,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可证伪性。也就是一个结论是否正确,最好有数据、理论支撑,这样才能降低出错的风险,减少误判。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要尽量建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于任何事都不要急于下定论,而是要多思考、多验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d1019fded26697d7.png)
三、一个优秀管理者的成长路径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即坐到了领导的位置上,就自然具备领导能力了。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就会离领导的位置更近一步了,而翻开《可复制的领导力2》,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此外,透过书中的内容,我们还可以更好的分辨: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什么样的公司更有成长空间……同时,发现成长空间,抓住时间,把握机会,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以此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代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