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是味之王,‘鲜’是味之后。辣,本身并没有什么,它能强化各种味,统摄各种味。鲜,使食物发生魅力,而MSG(味精)却是巫婆,化作假皇后。
种种精工细作的调料都是巫婆,糟蹋祸害了许多食物。
可大多数人浑然无觉,对于一些“五味杂陈”的重工食物,深以为美味。
会吃,也是一种审美能力,即对食物的审美和对味觉的敏锐感知。
有审美观的人无疑是被造物者偏爱着的,他们的存在不免也含了几分造物者的虚荣和私心:总该有人去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欣赏我的鬼斧神工才是。
而被偏爱着的人们,多少也会忍不住得意,好似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
智慧将我们带回童年 02智慧将我们带回童年,意思是带我们出童年的并非智慧。
正因如此,木心先生说他偏爱孩童,以及有些孩子气的成人。
有个埋汰人的俗语:越活越回去——但其实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都要学着越活越回去才好。那些每年都过着六一儿童节的大人们,也许正在尝试着这件事。
虽说出易回难, 但若有了“回”的意识,就已极好。
03虽然终年索居,晨起后枕褥的零乱,像是一桩罪孽,清刷整理既毕,又像是一番自赎。常为别人的卧室卧具的不成体统而深有感喟。这样的日常功德都不能履行,何况其他的,昼间行径——不知其人观其床。
照此说,我可真谓是罪孽深重执迷不悟。。。
原来叠被子可以被视作“日常功德”,日后试试好生履行,如此,每日便多行了一桩功德,妙哉。
不知其人观其床 04有一种人是这样的:你看不起他,他就看得起你;你看得起他,他就看不起你。
这句, 乍看哑然:竟还有这样的人?旋即失笑:还真有这样的人。
像这种莫名其妙的人,我一概奉行的宗旨是:眼不见为净。
05都有一份纯真、激情、向上、爱美、生动憨娈的意境,亦即是罗曼蒂克的醇髓,几乎可说少年青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 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魔鬼来放高利贷了。 畴昔的纯真激情向上爱美都是天然而然,过后都是天不然而不然,唯少数中之尤少者,将坯炼为器,料提为品,种开花结果,于是其纯真益粹,其激情愈湛,其向上尤峻,其爱美至挚——原来天赋的本钱可以用得如此阔绰,似乎有什么秘诀,秘诀在于“知青春之宝贵”,而那些向魔鬼举债的人呢,没有觉悟青春之宝贵,反使鄙薄青春,斥为幼稚胡闹不值一顾,自诩从兹脚踏实地,那实地往往是沼泽,再也无能振拔。
还请警惕所谓的“脚踏实地”。
我们越来越“安分”,也越来越不能够“守己”。
必须明了的一点:守己的大前提是成为自己。过于安分了,以至于不敢去让这个大前提实现,那么敢问,成不了自己,谈何“守己” ?
而青春的宝贵就在于:无所谓实地虚地,且待我一脚踏上去,自是宝地。
且待我一脚踏上去,自是宝地 06清明,练达,是指获得了第二度青春,在更高的层面上占有青春的优越性。 青春是一种信仰,几乎可以作为一种伟大信仰来对待。
青春可分作广义狭义来理解。
囿于狭义的青春,于是盲了目蒙了心,为自己建起囹圄,从此不见天日。
豁然于广义的青春,灵台清明方寸不乱,辟出前路浩荡,终于别有洞天。
07足以粉身碎骨的悬崖,人人都知守住一步之差。必将落得声名狼藉的无形的悬崖,总觉得劝谏者夸大其词,于是,失足直坠深渊——懊悔是痛苦的,而多半要懊悔的事以不及懊悔了事。
由此可见,混沌麻木者不识痛苦,因其甚至来不及痛苦。
不识痛苦,可以是更为深刻的不幸。
08在精神世界经历既久,物质世界的豪华威严实在无足惊异,凡为物质世界的豪华威严所震慑者,必是精神世界的陌路人。
一个世界的熟道者,必然是另一个世界的陌路人。
根本上的对立,不在于这两个世界——而是这个熟道者兼陌路人,他在两个世界里对立着,对立着方能统一。
09浪子把头都浪掉了,怎么个回法。——浪子回头
木心的丧,好笑且犀利。笑过,紧跟着一声叹息。
浪子回头 10畴昔之夜,盗亦有道,当今之世,道亦有盗。 盗亦有道是一个感叹,感叹有道之盗毕竟太少。 道亦有盗是一个愤慨,有盗之道太多,道是这样被盗光的。
木心先生清醒,所以几乎不曾见他有过“愤世嫉俗”的激烈言辞。
他都是慢条斯理地将虚伪荒谬的世事剥茧抽丝,还原出一副丑陋恶俗的面孔。
虽则愤慨,却从不失态,只是习以为常地揭露着,漫不经心地讽刺着。
木心先生的丧,丧得逻辑分明,有理有据,鞭辟入里。
11康德的判断:‘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此话可以反说,凡已不复善良者,乃对自然美丧失了直接的兴趣。
善良不是道德的一种,它更贴切于品格,亦或说秉性。
区分于道德,秉性这种东西,天然的属性较多一些,没有那么多的后天发挥,所以也更可贵。
12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 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好在无意义。
美在无意义。
美好从不在于意义。
美好从不在于意义——完
*引用文句摘自木心先生:《素履之往》
文|和伯说
图|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