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古代文化
【史记成语(十五)】困惑——封侯拜相成往事

【史记成语(十五)】困惑——封侯拜相成往事

作者: 公子小眠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22:10 被阅读119次

    [成语]:强干弱枝

    [释义]: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势力。

    [出处]:《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成语]:河山带砺

    [释义]: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长,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古时多用为受封者的誓辞。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司马迁在诸侯王年表和功臣年表里回顾了商周以来的封爵状况和变迁,表面上是一般的梳理,仔细琢磨却反映出作者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孰优孰劣的困惑,以及对国家行政管理层次到底怎样才合适的叩问。

            秦朝建立之初,吸取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坐大、天子沦为空架子的教训,停止了以前的分封制,改用郡县制来管理地方。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一步,无需多论。但是分封制的思想并未完全断绝,在楚汉之争当中,项羽曾经大规模分封诸侯,刘邦胜利之后,也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体制。究其原因,一是起兵将领热衷于封侯拜相,二是实行郡县制的秦国只坚持了十五年就灭亡,给郡县制的推行带来反面影响,三是刘邦本人受分封制残余思想影响,鸡蛋不敢放在一个篮子里,想要两种制度都展开。

            刘邦为了获得政治支持和增强军事实力,分封了8个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具体如下:

            这些人当中,出除了长沙王吴芮安然无恙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不是正常死亡,就算是吴芮的长沙国,到了汉文帝时期也被废除。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刘邦灭楚立下不世功勋的“兵仙”韩信、倒戈一击的悍将英布、截断项羽后勤深有谋略的彭越,这都是为汉朝建立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功臣;臧荼和张耳在平定燕赵辽东战争中功不可没,韩王信世代贵族,卢绾更是和刘邦从小一起长大的铁杆挚友,就这样也是不得善终。这里面有密谋叛变被刘邦剿灭的,有被刘邦找借口扣上反动帽子处死的,也有摇摆不定想和匈奴联手失败后死在匈奴的。

            从这以后,刘邦认为异姓王靠不住,总归没有血缘关系,还是同姓的王室宗亲可以依赖,毕竟一脉相承,所以留下个长沙王吴芮作为点缀,大封子侄为王,发起白马之盟,宣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想要达到利用亲情血缘拱卫朝廷的效果。可是时间一长,同姓王与中央政府之间矛盾也是越来越大,本就薄弱的信任越来越经不起互相的试探和猜疑。

            对于王国与侯国渐渐消亡,司马迁有这样的评论:“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国家监管不足和王侯子弟奢侈腐化是太史公认为的两个原因,所有的线索都要归结为一个“德”字。实际上这体现了司马迁想要走出宗法分封兴衰循环的努力,他从来没有明确反对分封制,因为他始终对上古制度有着一种怀旧和改造的希望,因为他对“德”的殷切期望和无比追求,让他无形中放大了“德兼仁义”的威力。但又是经常困惑于“今人德低”的失败中不能自拔。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策略,实施“推恩令”,将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实际上基本解决了“七国之乱”的发动根基,当然,这是客观的形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须。但“推恩令”解决不了的是司马迁一直在意的人心问题,帝王刻薄寡恩也好、大发善心也罢,或是功臣王侯俯首帖耳三呼万岁也好、厉兵秣马阴谋造反也罢,都是毫无制度约束和德行审视的,今天的万人之上可能明天就是阵前的阶下之囚。单凭一个“德”字,要一直“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司马迁的思考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政治现状,直到千年后的柳宗元那里依然探讨着这一点。

            两篇年表,司马迁只能说“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这里面是困惑,更有苦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成语(十五)】困惑——封侯拜相成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bq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