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儿时的顺口溜:“酱油蘸鸡,荠菜炒年糕,肉丝清炒炒,肉丝两面黄……”
这些都是小时候心目中的美食,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d60d846e6268fabf.jpg)
唯有“两面黄”的身价较高,直到而立之年才一亲芳泽。
两面黄是苏州传统面食名点,曾被称为“面条中的皇帝”。
由于烹饪过程烦琐,故并非家家面馆有售。
八十年代初,那还是我与妻子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我俩在南京东路上的“五芳斋”点心店里与它邂逅。
在所有的点心里,它是最贵的,当时,我们二人点了一客两面黄,二碗小馄饨。
两面黄,名副其实的两面黄,通过油煎两面呈金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e2a988d845a0fa00.jpg)
上面浇上现炒的浇头,面条是外脆里软,炸脆的面条吸取了热浇头的鲜味,吃起来口感香酥, 富有层次感,令人久久难忘。
后来在“沈大成”点心店吃的两面黄味道就大不如它了。
沈大成是贪图快,应付它兴旺的客流,将生面条直接油氽,出来的面犹如方便面,没有脆中带软的口感。
吃不到已印入舌蕾的味道,那就自己动手。任何一桩事情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够成功。
两面黄,阿拉看看菜谱也就做出来了,每当有客人来,这也成了我家的一个保留节目。
两面黄出生于苏州,苏州出产的物件都是小众、小资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b4acca3add3c0f29.jpg)
譬如苏州评弹,只是流行于吴地一带,两面黄同样如此,听不懂苏州评弹就不晓得两面黄。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提到:
我最欢喜的吃法是要两个清油饼(即面条盘成饼状下锅油煎),再要一小碗烩鸡丝或烩虾仁,往饼上一浇。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过桥饼。
梁老先生不愧为资深吃客,他不晓得两面黄,但他在北方创意清油饼的吃法竟然与两面黄一致,无非是称呼不同,可见好吃的东西是不分大江南北的。
两面黄的制作方法
所需食料:切面半斤,河虾半斤,茭白一枝,甜红椒一只,小青豆一把。耗资不到20元。
1.将剝好的虾仁加盐、胡椒粉、蛋清,用手搅拌均匀,放入冰箱冷藏片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09a1211685c6e513.jpg)
2.茭白、甜椒切成丁,在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捞起。投入小青豆在沸水中煮至有些膨胀,捞起备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8d2f6d6b1749c771.jpg)
3.面条抖入沸水煮至断生,捞起沥干,倒点食油及稍许食盐上下翻动一番,以免结成面团。
4.将面条盘成圆形饼状,在油锅内小火慢煎,煎的时候不停地转动油锅,使之油煎均匀,当两面均呈金黄色时,装盆。这个过程大约要15分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2d98b7cc0768ba79.jpg)
5.锅内放油,先倒入虾仁翻炒几下,再将茭白丁、甜椒丁、小青豆倒入锅中翻炒,放生抽及糖着味,湿生粉勾芡后铺在两面黄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0710dab826a56d8e.jpg)
此时,一盆外脆里软,味道鲜美的两面黄已烹制完成,请君品尝。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72116/76f4f88e82a30eb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