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霸霸,这是我的第016篇文章,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硬核”的话题。
中午午休的时候,无意间刷到了吴秀波频道的一篇文章,《吴晓波:97%的创业企业都会在18个月里死去》,里面提到:
2019年中国的创业环境从模式创业到硬核创业。
硬核创业意味着创业不再只跟梦想相关,不再只跟PPT相关,而是跟产品相关,技术相关。
无独有偶,我曾经在《大多数的「成长」只是在喝励志鸡汤,只有少数人做到了这一点》这篇文章里提到过,让自己真正成长,必须通过实践硬核的事情来实现。
也因此,我将自己的公众号名称改为「成长硬核」。
我们时常听长辈说,要学会一项硬技能傍身,所以潜移默化里我们都对硬核的事有一些大致的印象,这个事情它很难,但它是有好处的。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听到过这个词是在哪里呢?
我很印象深刻地记着,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由于我在游戏媒体的工作,在一份方案的PPT中第一次接触到一个词,“Hardcore玩家”。
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玩家对于游戏的沉浸度和掌握度非常的高,属于非常核心的一群用户。
而后来,我时常在工作中听到“硬核游戏”这样的说法,它指的是上手门槛高,玩起来很吃力的游戏。
如果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鼎鼎大名的《黑魂》系列和今年的热门游戏《只狼:影逝二度》,由于游戏超高的难度,几乎每一个玩过的玩家都气得想要摔键盘。
但通过不断地磨练,最终打过BOSS的那一刻,玩家心中的成就感却是无比强烈的高涨,以至于和朋友交谈时对于之前所受的挫折显得更加津津乐道。
这种感觉,非常像以前我们期末考结束后,之前痛苦的背书完全被抛诸脑后,反而觉得无比的充实。
从以上的描述来看,用硬核形容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是指它具有很高的难度,形容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是指他在某件事上具有高超的水平。
而要成为「硬核」的人,往往需要你做「硬核」的事。
但到底什么才算成长中硬核的事呢?
一、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是硬核
超级马里奥大家小的时候应该都玩过,控制一个戴红色帽子的马里奥,通过撞击砖头吃蘑菇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不断跳跃踩死或发射火焰子弹打败怪物,走向最终的终点。
即便你可能玩不到通关,但让你玩起来感觉并不是很难对吧。
但是超级马里奥这个游戏,居然有人能以4分57秒的速度创造世界纪录,简直匪夷所思。
直到你看了视频之后才会知道,原来这个游戏还能有这种操作。
这也是我们最经常见的一个误区,以为门槛很低的事情,实际上限很高。
同样在中午的时候,我刷到了小马宋的另外一篇文章《罗振宇就用电子书糊弄个发布会吗?》
作者小马宋在两个月前听到得到app的运营人员说他们要做春节知识发布会,问对方有什么重磅产品,对方说“电子书”,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没劲,有点黔驴技穷的意思。
不过昨天发布会结束后,他却感到了一些惊讶。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电子书就只是纸质书的一个替代品,在kindle、ipad、手机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东西,无非是谁的书更多一点,体验更好一点,似乎用谁都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但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反应就是居然能有这么牛逼的产品。
首先,是关于得到的字体,“得到今楷”,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更换字体的功能在其他电子书里也有。
但罗振宇告诉了你,由于技术限制人们默认黑体是最适合的屏幕显示字体,但实际上楷体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制作工艺最麻烦的字体,是历代科举状元使用的字体,而这种好用的东西,一旦你用过,你就回不去了。
产品设计中有一个哲学,就是不要让你的用户思考,当用户在用“得到金楷”看电子书的时候,他可能并不知道具体哪里发生了变化,但就是看起来特别的舒服。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舒服实质上,是得到的团队花在背后花了3年多的时间才打磨出来,做了大量的历史考证的。
我想起来奇葩说上陈铭与詹青云神仙打架的一段辩论,这两个人的知识储备可以说是令人叹为观止,相当硬核。
詹青云说:“十九世纪开尔文曾对欧洲的物理学家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剩下的只是些修饰工作。”
这时,陈铭立马反击说,这句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只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我们以为一件事已经做到尽头时,往往是真理无穷,由于一代人的孜孜探索,最终才突破了一件事的上限。
在得到电子书的文章中,还提及了许多技术方面的改良,例如不同字体和字号下的电子排版速度业内领先,多个终端的体验能做到一致,能支持跨越不同的书本检索关键词等等。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罗振宇说的一句话:
要想做一件新事,就要先把旧的事情做好,做到更好。
而大多数人在把事情做到更好的途中就放弃了,这也是为什么无法实现硬核的原因之一。
二、起点门槛高讲究方法的是硬核
有一些事情天然的门槛高,他并不是你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掌握的,例如学习高数、英语、编程等等。
高中时代时,也总会见到一些同学非常刻苦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拿着课本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但凡复杂的体系知识往往都需要你来建立起整体的框架性认知,不断地攻克一个个知识难点,并且不断的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光靠一腔冲劲往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必须要冷静思考,有策略有方法并且能付诸实践才能实现。
对于第一点提到的,”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才算硬核”的难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比这一点要难得多,因为低门槛意味着谁都能进入,你要面对大量的竞争对手,成为1%中的1%,市场上招聘销售、市场这类岗位的工作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很难成为其中的翘楚。
而起点门槛高的事,由于一开始就把很多水平一般的人拦在门外,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个领域内的“寡头垄断”,竞争上存在一定的护城河,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条更为稳妥的策略。
例如程序员、设计师、建筑师这一类的岗位,是不是待遇发展都比低门槛岗位来得更加容易呢,在B站上也特别容易看到一些厉害的技术宅深受粉丝喜爱。
而且这种起点门槛比较高的环境,往往大家都比较认可对方,而不是互相鄙视,我个人也更加推崇选择这一种“硬核”的事情来磨练自己,能规避掉很多麻烦。
三、行之有效有所收获的才是硬核
我们最前面提到,游戏领域内经常出现硬核这个词,但就个人成长来说,如果一件事很难,但做成之后却没有什么实质效果,这种事情我觉得只够得上“硬”,却够不到“核”。
Hardcore中的“core”在英文中是核心的意思,分辨在成长中哪些是真正核心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单纯的在“hard”上下功夫,就会变成一个受虐狂,就比如很多人大学四六级考试时,在英语这道槛上过不去,翻开单词书从A字母开头开始背,第一个单词是abandon,每天对着一堆枯燥的单词死记硬背,背着背着就成功实现了从入门到放弃。
固然有些很硬核的游戏玩完很有成就感,但对于我们个人成长来说最终又起到了什么帮助呢?
每个人的成长目标不同,所以一定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core,如果你是一个游戏行业的产品策划,那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有的人玩游戏纯属找乐子,这就和你成长的core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有的时候人会想通过做一些看起来很难的事来证明自己,陷入自我感动,但这种难只是平白让自己遭罪而已,真的没有一点意义。
比如许多在校生会想通过做兼职打工提升自己的社会阅历,付出很辛苦的体力劳动,觉得年轻的时候应该吃点苦头,但如果考虑自己个人成长的core,可能更适合在自习室里好好钻研自己的专业课程,寻找一些优质的实习机会。
文章开头提到的吴晓波说创业环境从模式创业向硬核创业转变,核心就在于产品和技术,我们今天去如果去线下实体店逛街,经常会受到一些推销人员的安利,会觉得不胜其烦。
公司出于业绩压力,强迫自己的销售人员在产品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将产品卖出去,这就是与一件很难但实质上意义却并不大的事,即便客户成交可能是因为一时耐不住推销员的说辞,但事后依然会记得你的不好。
真正的hardcore一定是能帮助你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让你单纯陷入费力不讨好的状态的。
对自己的成长有掌控力的人一定能通过主动意志来思考究竟一件事对于自己的意义是什么,工作中有许多人只是单纯的听从上级的命令说什么做什么,从来不清楚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往往做事机械不得要领,自然也不受上级的待见。
所以判断一件事够不够硬核,不仅仅在于它难不难,更在于它对你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能让你行之有效有所收获。
写在最后
关于如何界定成长中的硬核事项,今天我以个人的主观逻辑推演进行了总结,多少会有疏漏之处。
但今天因为得到发布会的文章,我偶然get到了一个宝藏,在app中搜索关键字,可以跳转出关于这个词,从各个领域角度全方位的最为浓缩的相关应用与解释。
可以说是相当“硬核”了!
因此,我在后续会再写一篇关于这些精华内容结果的思考分析,来对“硬核”这个关键字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
也欢迎你和我一起,来做一些硬核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