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至
今天想尝试回答一个问题。
前阵子和朋友闲聊,她向我抱怨,说现在许多书的作者,都不太负责任,写出来的很多书都有局限性,浪费读者的时间和金钱。我听之后,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一想到自己也曾写过稚嫩的文章,便只顾着羞愧不已,竟没能与她深入探讨。
现在,我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青涩与不足,也因此能坦然在这里回复她。其实,正如我对自己局限性的承认,许多书的作者也一样,在生活之中也只是普通人,将“哲人王”、“救世主”、“指明灯”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本身便是不明智的。
古人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便是这样的道理。这并不是说,写书的人都是不负责任的,都在扯谎与说大话,而是深刻认识到,人们的认识始终具有局限性,不可以生搬硬套。生活的滋味究竟如何?宛如小马过河,试过才知道。
于是,一切变得颇为吊诡。我们尝试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与智慧,但是却又不能失去主见,一味轻信书中的言谈。甚至,很多流派的理论意见相左,却都能自圆其说,宛如一场完美的多方辩论,实在让观众束手无策,不知该判定谁输谁赢。
因此,想起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过一个比喻。她说真理就像是一朵高山的雪莲花,神秘而未知,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先知们都努力去寻找,却无法靠近真正的那一朵,于是他们只能将自己手中的那一朵,当成是真正的那一朵。
现在,我想将这个比喻改一下。真理不是一朵遥不可及的雪莲花,而是一只大到没有边际的象,古往今来的智者们都是盲人,用自己的手触摸着、感受着它,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描述出自己所感知的形状。追求真理,宛如一场盲人摸象。
何为真理?他说大象是一把扇子,是因为他摸到了耳朵,你说大象是一面墙,是因为你摸到了肚子。我们不能简单判定,大象就是一把扇子或墙,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都精准地描述了一部分的真实。他们都没有错,但都不代表唯一的真理。
即便是经过严密推导与实验论证的科学理论,也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牛顿经典力学定律,可谓是真理,但到了爱因斯坦那里,则又行不通。这并不是说,牛顿是错的,爱因斯坦是对的,而是所处的预设前提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
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不怪先知与智者们的局限性,而是现实世界太过波澜壮阔,人类的智慧与生命不过沧海一粟,若仅凭一己之力、一书之功,就想获得洞悉世间奥秘的能力,实在是一种天方夜谭。
但是,也无需灰心。毕竟,若真有谁发现亘古唯一的真理,人类文明便也可以终结了。完美虽然诱人,但也意味着一种圆满与停滞。无缺可补,自然静止。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有今天的色彩斑斓。罗素认为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该如何读书呢?不如当一个采蜜的人吧。在千千万万的智慧之花中,汲取自己的所需,然后进行酝酿与沉淀,酿出独家一味的蜜糖。这世上总是一把钥匙解一把锁,而人生之锁却需要千千万万把钥匙去解开。古今圣贤,诸子百家,正是一把把精美的钥匙。
博采百家,六经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