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31天#
【今日问答】“你有没有在哪个细节点上会对自己特别高标准要求,并因此而受到意外惊喜?如果有,请讲讲这个标准是什么吧。如果没有,接下来,你准备将哪件事情的标准提起来,并且像我一样写下来呢?”
在学习笔记整理输出上以”作品声音“+”个人品牌“为目标给自己设定了较为高的标准要求。具体的标准:1.对于课程的内容,讲师原话准确呈现(音频内容会反复重听);2.对内容排版,在原有课程结构上考虑用标注、配图让层次清晰、方便阅读。(推荐阅读《做他人情绪的良师益友@情绪管理III》。
从最开始笨拙的记录、到后来越来越熟练;从原文内容的呈现或是摘录,到后来逐渐增加进入自己的感受、存疑、下一步行动、建议(《推荐阅读《一个关于自由的训练营对我影响和改变》)。收获是对笔记整理的认识有更深的体会、简书内容的输出对他人有价值、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爱学习的标签被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如何做学习笔记可以带来更多红利?》
推荐阅读:《永澄:遵循这条规则写文章,让他人对你的好感翻倍》
2017年8月10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32天#
【今日问答】“请使用三层系统的方式,按照套路分析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着找到问题发生的关键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如果依然解决不了的话,那给出你要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
三层系统的思路是遇到问题时的思考模式,具体用法是:if 发现问题发生,then 启动三层系统判断下层元素、本层悖论点以及上层解决方案。
对于"不陪→分手→陪→和好→不陪”这个死循环,当出现因为“不陪”出现情绪时,第一反应是期待对方改变,不然就提出“分手”。用三层系统的方式觉察、审视自己:
•是的,我现在一定不是在有效层,不然怎么会一次次反复出现,用“分手”的方式并不能改变“不陪”的现状,反而距离内心的期待越来越远,透支感情账户中的积累。当下虽然出问题了,不代表这个问题不可解,但是,在这个层次里,问题确实不可解。
•有效层的元素:现在的沟通方式、彼此的期待(存在期待不符、彼此期待矛盾)、沟通的结果。我现在的系统功能出现悖论,是关系的模式出了问题,是自己的期待和现实出现了不符。现实中对方没有时间、没有更多的精力,这是客观的,而自己因为不能接受这种改变而主管认为是对方“变心了”。
•要解决目前沟通和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愿意面对和接受“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的现实,于是反反复复用第一序的改变(从不陪变成陪),结果是关系质量越来越糟糕。从第二序改变,通过改变模式来改变结果,改变现在无效沟通的方式,接受对方的现状并且给予理解和支持。
推荐阅读:《永澄:问题的唯一原因,用三层系统给出解释》
2017年8月11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33天#
【今日问答】“如果今天的文章可以让你审视自己,你是否出现过高估自己能力的情况?是否因为高估能力而导致出现问题,自己逃避或者推卸责任?在未来的学习成长中,你怎么避免启发感带来的陷阱?在这次的《跃迁》共读活动中,你准备将自己的行为做出哪些调整?”
在执行层向管理层的转换中低估了这种角色转换的难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执行层面对具体的问题能够给予高标准超出预期的完成(交付)。管理层制定目标、分解任务、资源匹配, 更重要的是战略思维,前瞻、预见、决策并承担责任;尤其是在人员协同时需要的领导力、影响力;在资源配置时需要过往协同和交换的资源积累。
我们常常会有当自己知道的越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有些层级、领域不进入无法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学习成长中未必完全是陷阱,面对差距接受现实,知道需要去学习什么、练习什么,不陷入焦虑的“陷阱”而丧失了行动力。
避免启发感带来的“知道”和“会了”、“会了”和“会用”的陷阱,学习之后立即最小成果化,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和自己现有的能力缝合。
推荐阅读:《永澄:怎么样,这么有启发的游戏,是不是一看就会啊?》
2017年8月12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34天#
【今日问答】“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很努力地在做事情,后来发现,自己在做小分形里的事情?这件事是什么呢?如果让你对自己进行一次整体视角的规划,你会思考哪些事情?”
和W姐姐相同的经历:两次参加真自由训练营,第一次以完成为目标,第二次以优秀结营作业为目标。试想那时了解到“跳出资源思考问题,思考如何少做多得,知道训练营的价值自律能力,这个能力是持续训练才能增长的能力......”是否就一定可以不会掉入“在小分形里做事”?
我个人学习体会后的回答是:一样还是会在小分形中做事,即使不以结营作业为目标,将目标调整为在自律能力刻意练习上,不出几日也会再次进入细节做事,甚至会是不出几日就选择了放弃。
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原因分析如下:1.整体思维能力是一个高阶的能力,不是可以跨越可习得的能力,就像职场发展,小白的多做多想少抱怨的阶段是可缩短不可跨越的,那个过程一定会有。2.知道和做到有个”巨大的鸿沟“,真的是知道了那么多依然是过不好这一辈子。抓手能力如果没有配套的能力,单独是很难修炼出来的,或者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修炼出来。3.在做的过程中,做着做着就会进入”老样子“而且不自知,需要觉察,最好是贴身的私教来不断提醒自己,动作做错了,方向不对,这是低水平勤奋....4.改变的过程有些辛苦,看到收益又不是那么及时,情绪会消耗掉出发时的热情和看到未来的驱动力。
给自己做一个整体视角的规划,会思考的事情:从哪里来(做过什么,做好过什么),有什么(知识、经验、能力、资源)、想做什么(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必须要做的)、还缺什么(知识、经验、能力、资源)。
常常被人问到:学了这么多也没见你有什么变化?曾经被这样的一问搞得自己也开始怀疑,”慢慢来,持续做“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但至少有一点,什么也不学维持原状不是自己想要的。
案例中呈现出来的路线:
1.来询者用使用工具(三层系统思维方式),得出一个解决方案1
2.永澄根据方案1给出“做少得多”的解决方案2,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方案2】提高时间浓度(同样时间投入的产出更优质)、找到学习重点(必要难度、使用价值的生成)
【发现问题】方案的问题:“平庸的策略只能得到平庸的收益”,所以这种按照资源思考问题的方式,结果通常不太好。更重要的是,没有少做多得。来询者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抓重点的问题,而是没有从问题中跳离出来。
3.认知源头的原理:分形对于问题解决的类比过程
在更精确的尺度(更小范围)内所做的事情,和误差更大的尺度(更大范围)内所做的事情,是相似的。“分形”告诉我们的关键:你的视野在看什么范围?
“如果站在分形的角度来理解,W姐姐的目的是获得较快的提升可能,那么,她在小分形里做事情,需要关注的细节非常多,也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站在大分形里来看,她其实在做那些可以被忽略的“误差”里的事情。”
4.解决方案中需要具备的能力:整体性思考的能力,从整体出发,视野范围内能够看到的范围。
5.从中的启发:分形用在整体战略视角上,让你可以避免陷入在小分形;如果系统没有给自己带来非线性收益,很有可能陷入在小分形里了;如果无法判断是否在小分形中,那就通过任务的不重叠性来判断。
推荐阅读:《永澄:如何用分形原理思考战略问题?》
2017年8月13日#观察永澄50天实验-35天#
【今日问答】“在你眼中,永澄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次见到永澄的印象:这么高(身高)!真厉害(说不清哪里厉害)!第一次对永澄的故事印象深刻是他辞职创业。《啥?你竟然辞职了!》。
问自己为啥会在不断被社群中的人碾压但是还会默默的关注和学习,或许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1.不进则退,不在这里被碾压,也在别处顺流而下,于是碾压一次,停一停,又进来;2.从来没能有机会近距离关注一个牛人,也好奇牛人都是如何修炼的。
有目共睹的神级的能力让人羡慕并追随,而感受到永澄也是可以如此亲近的是日更中提到汪隽子还有他们的女儿、在遇到困难时的心路历程......还有今天的这首《一生所爱》。
“人生,总有那么多美好,让人记忆深刻;人生,也总有一些无奈,成为悖论,无法跳出轮回。”被触动和共鸣之后,也感受到戴着“紧箍咒”继续前行的内心种种。
推荐阅读:《永澄:不带金箍,无法救你,带上金箍,如何爱你》
上一篇:《(26-30)观察永澄实验记录》
下一篇:《(36-40)观察永澄实验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