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总结来得迟了点,迟的原因有很多,我想最主要的应该是本以为2021年值得总结记录的事可以像陈蕾老师一样满满写一串,结果想来想去,找来找去好像就两条:1、在简书上写了38篇的教学文章,包括未在简书上发表的基本是每周一篇;2、获得鼓楼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第一名。做为年末的总结,就想梳理一下我这一年的简书文章,为2022年的再出发提供一些方向。
功能使用类
《“评分”怎么做到位》 、《评价标准再认识》 、《“选项挑人”的一点心得》、《小贴纸,大学问》 、《小贴纸,大学问(二)》、《发言牌的秘密》、《“随机挑人”新思考》、《刷新“抢权”的存在感》
任务设计类
探索型:《讲评课型探索》、《填空题反馈模式新思考》、《整合资源,创造学习活动》、《讲评课小创意》、《选择题的新思考》、《尝试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设计教学》、《以终为始,以目标定设计》、《“大问题”教学设计初尝试》、
评课型:《一道教学题目的比较思考》、《生本课堂之路》、《整合问题,创造学习的可能》、《观<字母表示数>有感》
反思型:《明确任务要求》、《别忽略了那部分孩子》、《前测如何设计,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让数学课充满数学味》、《让思考可见》、《用更好去代替妥协》
学习提升类
《努力做好四件事》、《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业设计与实施>培训心得》、《好的课堂任务》
教学策略篇
《如何分配课堂时间》、《把小组活动做到位》、《反思我的数据决策》、《意外收获》、《交流支架》
从梳理的结果可以看出,我这一年写的文章类型较多而杂。对课堂教学理念、课堂生成数据、教学工具使用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开始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各种课型开始了更细致的探索。同时也反映出对教学探索的深度不够,体现在迭代的文章不多,文章只提出想法没有实践后数据的检验说明,以及进一步深入修改后的评价数据。正如罗振宇在2022年的跨年演讲中所说“怎么用工程思维找到伴侣?”,美好的课堂则是教师事业上的伴侣,希望在接下来的2022年中,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能够进行分门别类的探索,并能够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型,用工程思维来寻找我的教学伴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