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读书笔记读书
老舍的语言是艺术 | 读《牛天赐传》

老舍的语言是艺术 | 读《牛天赐传》

作者: 金兽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1-02 22:26 被阅读0次

1

这本书是在微信听书听完的。用的都是零散的时间,遛狗、做饭和洗澡时听一听,大约一个星期也就听完了。

特别喜欢。

2

喜欢的原因第一条,是因为老舍地道的京味语言。

大家可别弄错,这和网上现在讽刺的什么“老北京地道”完全不一样。我刷抖音的时候经常出现那么几个人,带着瓜皮小帽,故意哑着嗓子说什么老北京地道地道,实在让人反感。

老舍的京味语言透着通透,智慧。很俏皮,但是不低俗,让你微笑,笑完了还能在心里琢磨几遍那字里行间的味道。这才是真地道。

北京在我心里一直是精神的家园。我总觉得自己如果能生活在大北京一定会更快乐。我喜欢胡同,香山,大爷,烤鸭,故宫,八大处,稻香村等等一切和北京有联系的东西。也有身边的人说,我这是距离产生美,真到了北京,不一定那么喜欢。我心里明白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却不会因此就在心里放低了北京的地位。

因为时代的洪流,我爷爷辈从抚顺跟着工厂到了北京,后来支援大西北,我的父辈来到了黄土高原。而我为了所谓的理想,下了南洋。我没有在北京生活过,但是我会说北京话,而且相当地道。带学生去北京交流的时候,我被当成是北京本地人,就连胡同串子里的大爷也分辨不清。为此,我有些得意。我觉得我和自己的精神家园又更接近了。

因为这份情感,读老舍的作品,就好像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散步一般。舒服,自在。

顺便一提,我也喜欢王朔。也是因为他的京味。

当然,我也并不因此就贬低其他地方。我生活长大的西北,也只有粗犷汉子的神气。去读一读《西北偏北,男人带刀》,听一听《黄河谣》,总能感觉一股子力气从心里生出来。就是这个道理。

3

喜欢这本书的第二个理由,是人物塑造的成功。

如果说第一个更多是从个人情怀的角度出发,那么第二个理由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切入。我是中文系毕业的,又教了好几年的文学课,自己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小说。虽然自己水平堪忧,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好坏还是有一些辨别能力的。

老舍这篇小故事,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人物的塑造。三两个人站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不同的性格就跃然纸上了。好似白描,几笔勾勒,神态俱现。我以为这是一种天才,非平时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还要有自己的人生哲学的人才能做到。

人物的塑造,除了横向的成功,还有纵向的成功。横向,是同一舞台之上不同人物的塑造;纵向,是同一个人物性格发展的历程。

写牛天赐,从出生几天还在襁褓中被遗弃似乎就带着个性,后来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再后来顽劣中几分善良,及到后来上学失学,父母双亡,远走他乡,不同的人生阶段性格不同,但不突兀,都是有根有底禁得住深究的。

老舍先生能做到这样,是其作品能在文学殿堂占用一席之地的理由之一。

4

但要说我读这这个小故事有没有遗憾呢,也有一些。

首先,是故事缺乏特别大的高潮。也许这和篇幅有关,也许这和老舍先生高潮的语言能力让人产生太高期望有关。至少我读的时候,感觉还有一层窗户纸没破。

其次,这个故事的目的性比较强,似乎就是为了塑造一个典型的所谓“小资产阶级”形象而写。全篇结束,这个目的当然是达到的。但是对天赐的身份到底从何而来,在情节角度缺乏交代,这让我有些莫名着急。(也许,没有来由就是老舍要写的内容。琢磨一下大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还有有一些蛛丝马迹的)

5

这两年读外国作家的作品比例较大,读了这本《牛天赐传》,让我心里有了重读中文经典的想法。毕竟大多数中文经典都是大学时读完的,回想那时的自己太白嫩了。现在重读,也许会有更多趣味。

相关文章

  • 老舍的语言是艺术 | 读《牛天赐传》

    1 这本书是在微信听书听完的。用的都是零散的时间,遛狗、做饭和洗澡时听一听,大约一个星期也就听完了。 特别喜欢。 ...

  • 牛天赐传 老舍

    遇到相当的机会,谁也有母性,男人胸上到底有对挂名的乳啊。 一个富二代的二十年成长史。牛天赐,从被遗弃,到被牛老夫妇...

  • 牛天赐传-老舍

    人们往往喜爱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牛天赐传》自小到大上过关于老舍的课上从未被提及,第一次看到时还有一点点惊奇,未曾...

  • 读老舍先生的《牛天赐传》

    老舍先生的《牛天赐传》是一部不太长的小说,比《四世同堂》短得多,甚至看到最后,我怀疑:老舍先生写完了吗?讲的英雄牛...

  • 骨子里的骄傲 | 读老舍《四世同堂》

    1 今年一月,我听完了老舍先生《牛天赐传》的有声书,特别喜欢。我喜欢书中人物群像形神具备的刻画,喜欢老舍语言的幽默...

  • 看旧日独生子女囧事,想当代家庭社会问题

    老舍的作品读过不少,《牛天赐传》翻过却从没认真的读过。荒岛读书会公布本周读书书单就是《牛天赐传》。领读人贴心地把电...

  • 100天40本书-第7周-小结

    读书笔记《正红旗下·牛天赐·小人物传》 作者:老舍,这是一本老舍先生短篇小说集。 感触: 老舍先生的文章,以前只停...

  • 读《牛天赐传》

    喜欢老舍的幽默,讽刺起人来也是毫不留情,让读者对人物心生怜悯时又不禁为人物感到可悲。天赐的奶妈纪妈丢下自己两个月的...

  • 读四世同堂(二十二)

    老舍一直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价值,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

  • 冬·寻常

    那天,有人开始读老舍,那种诙谐调的语言,让我时常想起小学老师经常说的,老舍是人民艺术家是其语言代表了老百姓的语言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的语言是艺术 | 读《牛天赐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ut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