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今日看点婚姻育儿
二十多年后,我终于学会了正确看待“起跑线”

二十多年后,我终于学会了正确看待“起跑线”

作者: WHelen | 来源:发表于2016-09-15 15:27 被阅读899次
1、2、3

前一段时间“你就是你孩子的起跑线”之类的文章铺天盖地袭来,给那些对原生家庭充满怨气的年轻人打了一波新的鸡血,仿佛成为更好的自己了,就能“查漏补缺”,让后代代替自己成为人生赛场的佼佼者。

一开始,我也认为这样的说法算是比较有道理的。毕竟,对于曾经遭受家人粗暴对待却又无能无力的人来说,只有在成年后,努力让自己在经济和心理上更加独立和成熟之后,才能慢慢摆脱这种阴影。

可是,细想之后,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年轻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反思家庭对于自己的影响呢?

可能自己抗压能力比身边的人弱,就埋怨父母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不曾让自己试错;

可能自己大学没能选到喜欢的专业,就埋怨父母“低贱”的出身,不能给自己专业的指导;

可能自己社交能力差,不能混得风生水起,就埋怨父母只顾“苟且”活着,无法传授任何相处之道。

有没有发现,所以这些抱怨的源头都来自于跟同龄人或身边人的比较,那么,如果没有这些比较,更没有这些比较和差距带来的金钱、等位等的差别后,我们还会继续抱怨家庭和父母吗?我们还会抱怨起跑线的问题吗?还会甘愿喝下“你就是你孩子的起跑线”这碗鸡汤吗?


然而,事实上,人们不会在同一“时刻”出发,更没有起跑线一说。

教育学中罗列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几个主要因素:

1.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级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某一国家、某一地区)和小环境(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

3.个体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4.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所以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异常纷乱,让人看不清楚,跌跌撞撞走进一场由不得自己掌控的赌局。

有人得到好牌,加上牌商惊奇,自然打得顺溜;也有人间精品,一辈子都在失去。

有人拿到手的是一副烂牌,无力扭转的,就这么破破烂烂地过一生;闭着眼奋斗大半生的,却仍可换来绝地反击。

你用尽全力去狂奔,别人却只是惬意地在“遛弯儿”,结果,呼吸急促地你只能无力地望着别人渐渐远去的背影。

例子一:

我老爹,高中毕业后,被他老爹送去合肥当兵,一当当了八年。年年让家里寄大大的咸鱼去“贿赂”领导,渴望转志愿军,留在部队,报效祖国,远离土地。

跟他一届的战友,有幸运的留了下来,只有他在跟我老妈结婚不到一个月之后被告知“回去吧,反正在部队里学过医,回去还能在村里开个卫生室,养活小家庭不是问题。”

要说,大家都一样出操,训练,“贿赂”领导,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留下,又的人被赶走呢?

可是,事实上呢?

老爹后来总结说:从来就没一样过,也没那么多许三多。我身体素质跟别人比不上,这是基因问题;其次,我不会来事,带着农村人自带的傻、憨、直;再次,我送的咸鱼就只是咸鱼,连“贿赂”都算不上。

例子二:

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牙买加的博尔特毫无例外地又赢得了100m、200m和400m接力赛的金牌牌儿。至今仍记得他在接近终点线时光明正大的咧嘴笑。

哥帅不?

从08年北京奥运会到16年里约奥运会,12年,短跑界永远是属于博尔特的表演秀。

你能说那些短跑名将,比如,美国的盖伊等就没有努力训练吗?他跑烂的鞋难道会比博尔特少吗?

可是,博尔特身上的特殊天赋,流淌的特殊血液就是可以在那十几二十秒碾压你之前所有努力的汗水和泪水。

你看到的是此时此刻别人的光鲜,你看不见的是那时那刻别人的无奈和走投无路。

在校时,我们都曾被那些近乎全能的优等生亮瞎眼过。他们言谈举止非常得体,他们专业level很高,他们综合能力超过我们有一个马拉松的距离。

这样的人本身无害,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却最终误伤了自己。

好多“大学四年,我是怎样与他们拉开距离的?”或“大学第二年,也是人群分化的一年。”之类的文章,暗暗地戳着所谓“平庸”的大多的心。

生活中,我们看到他们在学生工作方面如何优秀,却因为自己连学生会都进不了而伤心、失落良久;我们看到他们参加各种比赛,赢得大奖,却看不上自己只会考试而混得的那点奖学金;我们看到他们在各种晚会上绽放光芒,却嘲笑自己上台就抖一抖的害羞和紧张。

为何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年纪,却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

在那些抬头仰望的背后,有我们不知道的各种修炼和沉淀。

之前,他们可能坚持许多年走艺术这条路,却因身体原因不得不转学文化课,花了几倍于我们的努力,只为成个“普通人”。

他们可能从小就花费几倍于我们贪玩的时间去练舞、练琴、去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去参加种类复杂的交际场合,才最终有了“有底气”的样子。

你看到他们此时此刻的轻而易举,却是他人无时无刻的不懈坚持。

如果真的有起跑线,那可真不是一辈子的距离!

在一档原创歌唱节目《中国好歌曲》中,有一个来自英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南京选手。他在回答评委关于父母支不支持他的梦想时,这样说道:我爸爸是非常支持我的,也正因为有他们的支持,我把父母准备好的婚房也卖了,在25岁时到伯克利学音乐。

他爸爸说过这样的话让我记忆深刻,“你爷爷那一辈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这一辈子是为了你为了家庭而活着,我希望到你这里,能为了你所爱的而活着。如果不能为了梦想,为了爱好而存在,那么我们前面两辈子就都白白奋斗了  。”

如果把能为自己所爱而活算一个起跑线的话,在这个愈来愈功利的社会,需要的又是几辈子的努力?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干干净净的“开始”,只是这个社会喜欢将所有的事情都比作一场比赛,所以画了一道道“起跑线”。

事实是,这一路上,总有人在前,有人在后。

忘掉所谓的起跑线,看淡别人的光鲜亮丽,关注自己的爱恨悲喜。

不要总跟别人较劲,适度地跟自己较量已非常不易,毕竟不是谁都能练成“左右手互搏术”。

最终,没有人会是同样的结局,所以,也注定没有人走同样的路。

给自己定个目标,一路向前走。不要管同路的人什么时候出发,也不要在乎同路的人是否已到达终点。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到来,所以,什么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开始。

相关文章

  • 二十多年后,我终于学会了正确看待“起跑线”

    前一段时间“你就是你孩子的起跑线”之类的文章铺天盖地袭来,给那些对原生家庭充满怨气的年轻人打了一波新的鸡血,仿佛成...

  • 2019年,我终于“学”会了

    开头讲个小故事。曾经呢,有个农村小孩,家庭条件不好,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成绩也不怎么理想。但是小孩的姐姐...

  • @群殴PPT运营总结

    目录: 1、正确看待情绪的处理&求助2、正确看待收费与责任/承诺3、教是最好的学(学的到底是什么?)4、如何对待不...

  • 【菜鸟自学】零基础,如何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

    历经五个小时,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相比那些天赋惊人,一两个小时就能学会的人来说,我学的不算快,但我终于还是学会了...

  • 我终于学会了

    今天是我学架子鼓的第九节课,我以经学会了五首曲子了。可是我遇到了一个难处,那就是小蜜蜂这首曲子,我试了好多次,都没...

  • 我花了二十年,终于学会了欣赏

    与“别人家孩子”的斗争 我曾经是个好胜心特别强的小孩。 初二那年,一位师兄成绩突出,奥数之类的竞赛都不在话下,最终...

  • 学设计的我,终于还是学会了编程

    我喜欢设计,所以大学学了工业设计,现在做交互设计。但从小到大,我都痴迷于 IT 技术,也曾经幻想以后成为一名黑客。...

  • 父母在,不远游

    两年后, 父亲终于学会了微信发照片 母亲终于学会了抖音拍视频 父亲拍了母亲穿新衣的照片 一张照片重复发了两次 两张...

  • 人生的起点与终点

    二十年前,我们在大街上就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十年后的今天,这句话虽然已经不再那么流行了...

  • 【快乐作文】我终于学会了溜冰 作者:五年级/朱柯静

    我终于学会了溜冰 作者:朱柯静 那天,爸爸教我学溜冰。想知道我是怎样学会溜冰的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多年后,我终于学会了正确看待“起跑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xv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