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最近看到一个热搜的新闻,说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体检的时候在血中抽出两升的油浆。原因是他生活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而且很喜欢点外卖,因为外卖中总是高油高脂。
也许有些人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呀,我每天都点外卖,自己家做的东西都太平淡,实在是自己吃不下去。我偶尔也有点外卖的习惯,因为单身加上食量不大,所以总觉得自己做太麻烦,而且自己做出来的家常菜总是不如外卖的和餐饮店的滋味比如足。
从前的我一点辣都吃不了,只要饭菜里有一点点的辣,我都会辣得脸通红。可是这几年经常吃外卖,渐渐的,我再也接受不了清淡的食物。现在每天不吃一点带红油的,带麻辣的或是味道较重的食物,就觉得自己像在吃一碗白米饭,喝一一杯白开水。
然后我发现这几年,喜欢重口味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一些口味偏重的地方菜,比如川菜、湘菜、烧烤、油炸食品、螺蛳粉等等,越来越多。想起日本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大米商店,被称作是大米界的爱马仕。那里面有全世界各地的好米,那里的米清香扑鼻。很多到店里购买的人仅仅是吃着一碗白米饭,都觉得它甘甜如饴,但是但在现实中我却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不否认这其中有大米的功劳。可是如果是一个习惯了重口味的人去到店里,没有任何的菜肴,仅是让他吃一碗大米饭,估计也吃不下吧。
想起前几年看过梁文道写的一篇文章,他说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不习惯清淡的口味,当时看了这篇文章,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个口味的问题吗?但是现在想想,也许他是想说,中国人越来越没有办法做到延时满足,而总是希望自己在吃到食物的时候,味蕾能得到马上的反馈。
以前的中国人吃着粗茶淡饭,清淡的食物,甚至油水都很少,但是他们却能从这些食物中吃出其中的甘甜,也许有一部分原因是贫穷,我们无法选择。那就再往远看,中国古代的很多食物其实都是偏清淡的,比如唐代的食物很多就是蒸和煮,煎炸炒这些烹饪方法都是比较少,甚至有些还没出现。
也许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现代人没有耐心去慢慢的感受生活里的美好和甘甜,就比如说没有人会慢慢的煮一锅水,泡一壶好茶。我们总是很着急的去做事,希望能缩短做事的过程,早点看到的结果,可是实际上做这件事情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比如一些年轻人很喜欢可乐,觉得可乐一喝下去,味蕾立马得到反应,让人产生一种很快乐的感觉,难怪它也被称为“快乐肥宅水”。而对于茶,很多年轻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喝茶?那个东西淡而无味,既不甜也不酸也不咸,不明白应该尝它的什么。而实际上当你喜欢上了喝茶,就会明白当他喝茶的时候,他就有了慢下来的动力。他们会不紧不慢的烧一壶水,投茶,冲泡,等适当的时间让茶中的香味充分表现出来。
曾经听一位国内的茶艺师说,如果你泡茶的时候,能专心的泡茶,用心的泡茶,你泡出来的茶就会完全不同。甚至是你泡茶时的心情都会反应在茶里,比如泡茶的时候你正在生气,或是悲伤,或是喜悦,泡出来的茶的滋味都会不一样。
习惯重口味的东西并不仅仅在于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而在于吃的人忘了延时满足,忘了慢下来。要知道,口味清淡的食物常常需要你慢下来、用心,才能体会。
这种情况其实也会延伸到我们对于自己的学业、工作,甚至是其他方面的获得。当你没有耐心,无法静下心来,用心去做一件事,而是草草的做事,快速的做完,就想得到一个结果。当然你会得到一个结果,但是那个结果一定也不会长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