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以为这是佛系,其实这是性冷淡。
我们先来了解下佛系是什么意思:青年一代的一种不走心、怎样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与无欲无求、看破红尘的佛文化有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为佛系。
调查表明:“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性冷淡了。”
比如:
性冷淡美食:没有喜欢吃的东西能填饱肚子就行。吃什么都随便。
性冷淡恋爱:你爱我也好,不爱我也罢,我都行;
性冷淡工作:给我什么任务,我就做什么,朝九晚五,安安稳稳就行;
性冷淡旅行:放假去玩吗?太热、太远、人多,我在家就好,去哪都一样……
你以为自己是佛系,其实这是性冷淡。
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成了这代年轻人的写照,不仅仅是一群人的现状,更是社会的现状。
中国年轻人,活的越来越"性冷淡"02
我们为什么会越来越性冷淡
现在很多文章提倡断舍离扔扔扔,提倡减少不必要的社交一个人独处,提倡极简主义,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先锋。
扔掉那些不需要的事物,同时,很有可能还会把身边亲近的人也扔掉。
其中有一条评论特别精彩:极简主义肯定没孩子,等有了孩子你会发现,啥主义都能给你治好。
极简主义我并不是真的很喜欢,在扔掉一些不怎么经常用的东西之后,有一天突然要用到了,只好重新在买过。
大学时,一个宿舍六个人,我的闺蜜喜欢把东西整理在一起打包在一个个袋子里,上面是床,下面的桌子书柜衣橱看过去很整洁。
但感觉空空的,像是没有住,有一种孤独感没有人气也没有生机像秋天,我还是比较喜欢万紫千红,勃勃生机的春天。
很多时候,社会教化我们变得越来越“性冷淡”。教化的同时我们自己接受了这样的一个选择,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中国年轻人,活的越来越"性冷淡"03
没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性冷淡,都是扯淡。
那些看似朴素的老人,其实都是看遍了人生百态,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事变迁后,才沉淀出的淡然。
但你呢,明明还没看过世界,却做出了一副舍弃天下的表现。
就连很多媒体也十分热衷传扬“做人要无欲无求”的价值观。
正如张嘉佳在《老情书》中写下的:
“老和尚说终归要见山是山,但你们经历见山不是山了吗?
不乘着年轻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为出世,以为自己活佛涅槃来的?
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来的,你们的平平淡淡是懒惰,是害怕,是贪图安逸,是一条不敢见世面的土狗。”
没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性冷淡,都是扯淡。说实话,谁都可以无欲无求,唯独年轻人不可以。
中国年轻人,活的越来越"性冷淡"04
少些性冷淡,多些人情味
之前我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在一个小区门口站了一堆人,有人戴着耳机,有人玩着手机。
新来的人看到门口站了一堆人,以为小区门禁又坏了,正在抢修,就站在旁边等着。
结果又来了一个人,直接拿着门禁卡开了门,留下一堆人面面相觑。
原来,根本不是门禁坏了,而是第一个人没带门禁卡。
于是后来来的人也就很“自觉”的站在门口等着了。第一个人没开口问,后来的人们也没想着沟通。
虽然听起来很可笑,但是这却是社会的现状,连公交排队都要站一米开外的距离。
人人都变得很客气,很独立,人人都有一种疏离的感觉,不愿亲近他人。
想想几十年前的邻居都是“远亲不如近邻”,可是如今的邻居却永远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冷清吗?人都是群居动物,但是现在的人们活得“赛神仙”似的不近人情。
希望生活多些人情味,多些烟火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