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89453245d1e36b6d.jpg)
农历庚寅年初春,身处成都闹市的我,竟然做梦似地走进了金沙村。
作为早已不是原先市郊乡村模样的地名,金沙村因了重大考古发现而斐声世界,摸底河左拥右抱着的“金沙遗扯”,用沉睡了3000多年的千余件珍贵文物,向我们诉说着战国晚期古蜀国的历史故事。
置身“金沙遗址博物情馆”,凝望高高的院墙和缓缓启闭的自动门,想着即将穿越时空面对3000多年前的“太阳神鸟”,内心颇有些激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d02f3b7469202f9b.jpg)
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步入园林区,成片的罕见乌木林映入眼帘,令人赏心悦目。沿着玉石之路来到“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纪念雕塑——太阳神鸟广场观赡,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博物馆最有价值和文化品位之所在,自然是遗址馆,它位于摸底河南的祭祀区,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呈半圆状大跨度钢结构空间。自上而下、由底向高,遗址真实地保留着考古探方且有重大发现标识牌,使造访者近距离实地感受考古发掘经历,领悟古蜀国祭祀活动之恢宏气派。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ba2eccbe61e4c85b.jpg)
据说,金沙遗址是在开挖蜀风花园城工地时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从文物的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伴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张仪筑成都城的战国晚期。金沙遗址所提示的是以往文献中完全没有的珍贵材料,将改写成都历史和四川古代史。
从目前已出土的文物考察,堪称国宝者有三件:太阳神鸟、金面具、十节玉琮。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3b47a2a2a7c08854.jpg)
太阳神鸟,显现着先民图腾崇拜。它呈圆形,是直径125毫米,厚0.2毫米的金箔。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内层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由四只飞鸟首足前后相接,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被视为“四鸟绕日”,堪为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杰作。透过环日飞翔的四只神鸟,折射出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二道太阳光与四鸟,与传统中国文化吻合,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可谓表达着先民们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金面具也是了不起的发现。它竟与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这里出土的金冠带,刻有箭穿鱼鸟的纹饰,与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的纹饰亦十分相似,这就令人浮想联翩了。有学者认为,金冠带的主人,说不定就是古蜀国传说中的王“鱼凫”。
这里出土的最大的一件十节玉琮,高约22厘米,颜色为翡翠绿,雕工极其精细,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经专家鉴定,其历史比金沙遗址的历史还要长1000余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c7f7b154a44d9f7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6edd4a915932e778.jpg)
站在观摩平台左顾右盼,无论是凝眸堆满动物遗骨之祭祀坑、象牙堆,还是扫视规整的考古探方内金银铜陶器及石器物品,它的真实存在,宛若远古悠扬之琴弦奏出的绝响,震荡在我的脑海心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6ec5c07a6d68562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79747a813e0483a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17a76d29cbc12066.jpg)
来到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方形陈列馆,流览复原的金沙时期古蜀先民的生活生产情状及其美轮美奂、造型奇绝、工艺精湛的器物,即便是走马观花,只要走近,只要观望与倾听,造访者都能感悟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动,体验长江文明进步之辉煌成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1c4e60d543aef4e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a8c541fcd2efde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c757eb0a5dda3e74.jpg)
早期蜀国情景模拟
金沙遗址的性质,目前推测属于祭祀遗迹,但由于出土了大量玉、石器半成品和原料,亦不排除作坊遗迹的可能。从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和周围的大型建筑、重要遗存来看,该区域很可能是商末至西周时期成都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遗址出土的玉戈、玉瑗表明,金沙文化不是孤立的,它与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佐证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专家解读说,玉琮、玉璋并不是此地“土生土长”的,它们是通过长江这条自古以来的黄金水道自下而上运输至此。
这里出土的400多件青铜器主要以小型器物为主,有青铜立人、铜虎、铜铃、铜璧、铜立鸟等,其中铜立人像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相差无几。
这里出土的石器有170件,包括石人、石虎、石蛇、石龟等,是四川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精美的石器。其中的跪坐人像造型栩栩如生,专家认为,极可能是当时贵族的奴隶或战俘,这表明当时的蜀国已比较强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a38fe1503a2322c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40eda5e459db4baa.jpg)
这里出土的玉器有玉琮、玉壁、玉璋、玉戈、玉矛、玉斧、玉凿、玉斤、玉镯、玉环、玉牌形饰、玉挂饰、玉珠及玉料等,竟多达400余件。圭形玉凿和玉牌形饰颇具特色;玉璋雕刻细腻,纹饰丰富,有的纹饰上还饰有朱砂。
象牙是古蜀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重要祭品。重以吨计的象牙,着实令人惊叹:整根象牙有规律的朝向摆放,或被切成饼状或圆柱状,或只取象牙的尖来祭祀,显然体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且具有不同规格戓等级之特定含义。象牙部分产于古蜀国南部,大部分来源于云贵等地。象牙如此之多,很可能是西南少数民族的贡品。
这里出土的大量陶器有尖底盏、尖底杯、高柄豆、圈足罐等,它明白地告诉我们,其先民的生活年代。
哦,3000年!
沧海桑田,历史的古蜀国之确切存在,竟比秦朝早了千年。说不定这只是金沙遗址远古琴声中之片断音符哩,伴随考古面积之扩大和发掘之深入,空谷里迸发出更加异样的历史绝响,难道你会吃惊么?
——我期待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3164b9801a6ab31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