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片人物的经典套路:不被看好—爆发—失败—痛改前非迎来开挂般的胜利。
《摔跤吧,爸爸》这部片子,完美的诠释了这个过程。
怀揣世界冠军梦的爸爸在认识到自己不会有儿子后,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女性练摔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想而知,这个决定不仅受到了周围人的反对嘲弄,连两个女儿都是表示拒绝的。
一次婚礼上,两个女儿清醒地认识到,不通过摔跤这个项目来解放自己,待到14岁时只能是嫁给一个自己可能并没有见过面的男人,从此生活里只有围着灶台转了。
认识到这个现实后,两个女孩开始按照父亲的安排接受摔跤训练,效果是明显的,大女儿顺利地击败当地男子摔跤选手。之后一路摔进国家队。
然后随之而来,就是大女儿的叛逆期,她抛弃了父亲的训练方式,开始放飞自我,结果在世界赛事上连连失手。
醒悟后的大女儿重新回归爸爸的怀抱,积极锻炼,听从爸爸的战略指导,然后一路打进世界级赛事的决赛。
比赛现场,爸爸被设计锁在了小屋子里无法到场观赛,导致大女儿一度神魂不定,然而在危急时刻脑海里浮现出爸爸的一句话:赛场上是一个人的战斗。
然后,一个完美的彩虹摔,赢得冠军。
是不是拥有很完整的励志片模板结构?
甚至看起来还有点开挂?
不过,这部电影可是真人真事改编的!
就像当初看《血战钢锯岭》的时候,一度还以为这是一部美版的抗日神剧。然而这都是真的。
世界上就是存在奇迹,与创在奇迹的人。
电影中母亲问:“女儿们这样训练,以后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们怎么办?”
父亲回答:“等她们变得强大了,好男儿随她们挑。”
2016年11月20日,片中大女儿的原型Geeta与小自己5岁的Pawan Kumar结为连理,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摔跤运动员,这场婚礼有超过2000人出席,Aamir Khan(在片中扮演Geeta爸爸)本人也出席了。
下图是Geeta本人。
Aamir Khan对这部片也是“卖了老命”了。为了角色需要,从拍青年时期的130多斤暴增到老年的200多斤,然后又在5个月内瘦到中年时期的140多斤。有人对这个过程不能理解,为什么不按照青年-中年-老年的顺序来拍呢?
Aamir Khan的解释非常轻描淡写:那样的话,自己就没动力减肥了。
Aamir Khan已经51岁。
青年时期的样子,身材是真真实实自己练出来的,脸部做了年轻化处理。
左边是增肥上来的样子,右边是又减下去的样子。
看完电影习惯性的去豆瓣上逛了一圈,豆瓣上的评分8.8,吓了一跳。
就这部中规中矩的电影而言,要不要这么高?
电影中所讲的女性追求自我的价值观,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确实是难得。但有人说,大女儿最后还是按照父亲的教诲行事才能获得冠军,说到最后还是女权回归了父权。
我倒是觉得这样说未免有点苛刻了,为什么不能理解成“父爱的伟大”呢?
当然,对于电影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豆瓣评分上一个普遍的象是,相对于国外电影,国产电影打分普遍偏低。
在这里我要再为我颇欣赏的一部电影《hello,树先生》说一句了,7.2分,低了,在我心中至少8.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