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二刷经典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用大量明亮的色彩构建了一个欧洲人记忆(or想象)中的the old good times (往日好时光)。
那时候,服务是记住每一位客人的名字,真心让他们舒服;就算是门童也恪守自己的职责。那时,就算吃个饭,也要穿好正装喷好香水。 随着工业化深入、纳粹崛起、大战在即,所谓理性、集权、现代化践踏了老欧洲的脉脉温情。今时今日的欧美人怀念那时的欧洲,大约也像今日人们时时向往的老上海风情一样吧。
全片都是韦斯·安德森一贯喜欢的复古色调,每一个画面停下来,都是一幅好看的油画。巨幕之下,强迫症患者们看得真是格外舒心。 恰到好处的配乐,既不会抢了画面的风头,又恰到好处的推动情节的发展,调动观众的情绪。
仔细看来,这部片子用了四层讲故事的结构:
读者看到一个女孩翻开了《布达佩斯大饭店》这本书。
这个女孩开始看这位无名作家讲述他旅行中的故事。
作者在布达佩斯大饭店遇到了酒店的主人穆斯塔法,听他讲了这段传奇的故事。
而穆斯塔法其实也是从各个不同的人那里,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故事结构巧妙、饱满又完整,层层剥茧抽丝;两个小时绝不会感觉拖沓或沉闷。
并且,大概也只有安德森这种神经兮兮的导演能够把一个“战争背景下, 一个有教养的有身份的好人,被弑母争夺家产的富二代嫁祸入狱,一路越狱逃脱躲过杀手的追杀,洗清冤屈,却最后被纳粹枪杀”的一个复杂压抑重口味的故事讲得这么具有喜感。
这部片子很难简单地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剧情,因为这些元素都有了。就像这是一部怀念彼时的欧洲精神,安德森也在用他的电影怀念彼时的电影大师们,比如卓别林,比如希区柯克。
整个电影充满了隐喻和黑色幽默,讽刺得记录痕迹。有人说,为啥不知说是纳粹是德国,非要说是牛茅国。可是,让观众自己觉得自己特明白,不恰好满足了导演和观众彼此的恶趣味吗。这才好看嘛。以及,奥斯卡的评委会也都不是白吃饭的呢。
演员的表演那必须是都很不错的。每个角色都很饱满,想想看,连裘德·洛都在里面打个酱油。不过最出彩的感觉还是艾德里安·布罗迪演的为了继承遗产毒死母亲陷害酒店经理的坏儿子。貌似他演了《钢琴家》之后就一直在演这种神经兮兮的角色,演的是真好,但是就怕他跟强尼·带谱一样,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一去不回头啊。
今天是在上海影城的二号厅看的,一千多个座位几乎座无虚席,几乎没有迟到的,也几乎没有中途去上厕所的。 正片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播放演职人员表的时候,影院难得没开灯,观众席居然也几乎没有人站起身来;直到最后演职人员表结束,观众再次鼓掌。突然觉得,电影节来看戏的,果真也都是专业观众呢。
《布达佩斯大饭店》海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