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98:系统观
今日我们将探讨源自佛学的一种观念——系统观。首先,让我们以“运气”为切入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运气”其实是一种主观、感性的表达,而在更为理性的视角下,它被称为“概率”。佛学主张“色即是空”,意味着我们对好运气与坏运气的认知,往往是受到主观色彩影响,对概率的判断产生偏差,甚至有时会自相矛盾。
举例来说,购买福利彩票时,若小王猜中了六位数字,仅与头奖相差一位,他可能会深感沮丧,旁人也会认为他运气欠佳。而小张在一次山地旅行中遭遇车祸,全团唯有他幸免于难且未受伤,亲友却称他福大命大。然而,深入分析这两件事,我们会发现评价恰恰相反:中彩票猜中六位数已是极为罕见的小概率事件,表明小王运气极佳,只是未能达到中头奖的程度;而旅行遭遇致命事故的发生概率极低,小张却不幸遭遇,这恰恰显示他的运气糟糕至极。由此可见,情感波动使人们无法客观看待概率。
在佛陀眼中,所谓的好运与厄运均为空,而智者只关注概率本身。理解并把握概率,便能对事物结果有所预期。如明知彩票中奖率极低,明智之人不会寄予过高期待;乘坐小公共汽车虽有风险,但因其价格低廉,若选择承担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也应坦然接受,不怨天尤人。
关键在于,普通人关注单个事件的成败,而智者着眼于构建及优化概率系统。只要系统设计合理,具体事件结果的偶然波动不影响其长期盈利。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构建概率系统的几种方法,虽然原理简单,但在克服心理障碍方面,其难度各异。我们先从较易实施的开始。
1. 抽奖赢家
如今,微博转发抽奖等活动十分常见。只需简单操作,如转发一条微博,参与者便有机会赢得iPhone X等丰厚奖品。尽管中奖率通常很低,却有人专攻此类活动并屡获大奖。以英国女子迪·可可为例,她通过参加各类抽奖活动,累计赢得价值超过30万英镑的奖品,平均每年收益约1.5万英镑。
可可女士的成功秘诀在于,每周参与约400次抽奖,且偏好需要投入时间答题的活动,因其门槛较高,参与者相对较少,中奖概率得以提升。尽管可可女士的做法未必值得效仿,其价值在于她将抽奖视为一个系统。面对中奖与否,她心态稳定,无论未中奖还是中奖,情绪都不会大起大落。正是有了这样的系统,她持续获得抽奖收益成为必然。
此外,由于抽奖无需成本,她无需承受资金损失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克服心理障碍至关重要。
2. 连续输赢
现在,假设我们进行一场抛硬币游戏:硬币正面朝上,你输掉1000元;反面朝上,你赢得1500元。从数学期望角度看,这场赌局对你有利,预期收益为250元。然而,许多人可能因担心一次性损失1000元而拒绝参与。
然而,若我提议连续进行一万次这样的赌局,你是否会欣然接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在大量重复下,短期波动将被抹平,你将稳赚不赔,总收入接近250万元。
虽然现实中无人会与我们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赌局,但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一个观点:生活中,我们应当将一生中各种涉及概率的选择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量。只要每次面对数学期望为正的机会时都选择参与,长期来看,你必将是赢家。
当然,这一策略的前提是,即使某一局失利,你也能承受其后果。关键在于,无论大事小事、金钱或非金钱的博弈,都应将它们纳入同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考虑。这样,即使遭遇失败,你也能够如可可女士般保持淡然,看重的是整个人生原则和系统的稳健性。
3. 球星与系统
设想你是一名少年足球运动员,小学时期即被体校教练相中,认为你是万里挑一的足球天才,承诺只要你跟随他训练,未来定能成为国家队主力。家人欣然同意,你在体校受到重点培养,逐渐自认是足球天才,承载着中国足球的希望。
然而,一次训练中的严重伤病导致你再也无法踢球,你的世界仿佛崩塌。教练前来探望,虽表露惋惜之情,但他并未因此感到天塌地陷。原因在于,教练手中并非只有你这一颗独苗,他同时培养着多名颇具天赋的球员。
你可能会疑惑,为何教练宣称你是国家队主力水平,却又同时拥有众多具备同样潜力的孩子。这其实涉及概率问题。若你坚持训练直至成年,或许真能成为国家队主力,但足球运动淘汰率极高,许多青少年选手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有国家队潜质的孩子很多,最终脱颖而出的寥寥无几。
教练经营的是一个系统工程,你只是系统中候选人才库的一员。对于你而言,足球生涯戛然而止,而对于教练,这只是系统中的一次损失。有人拥有并运营系统,而有人不过是他人系统中的一枚棋子。因此,要真正实现安身立命,我们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系统。
4. 淡化短期信息
一项股票交易模拟实验生动展示了思维模式对决策的影响。实验参与者模拟进行为期25年的股票市场交易,市场中仅有A、B两只股票可供选择。实验设定A股票表现稳定但长期回报率较低,而B股票在60%的情况下上涨,40%情况下下跌,总体优于A股。理论上,投资者应始终选择B股。
然而,参与者并不知晓这些设定,只能根据股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自行作出投资决策。实验分为不同组别,有的投资者每五年查看一次股价,有的每年查看一次,还有的每月查看一次。
实验结果显示,查看股价频率越低的投资者,其收益越高,每五年查看一次的投资者平均收益是每月查看一次者的两倍。原因在于,长时间尺度下,B股票的优势明显,投资者会选择坚定持有。然而,若关注短期表现,B股票时常下跌,有时跌幅甚巨,导致投资者难以察觉其长期优势。
现实研究亦表明,业余投资者不宜频繁查看股价,长期投资策略往往最为有效。
关键在于,信息过量并不等同于知识增长,过多的短期信息反而可能成为伪知识干扰判断。真正的高手善于过滤短期信息,聚焦长期表现,这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思维,即不拘泥于一时得失。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句古训虽易懂,实践起来却颇具挑战。当所有信息呈现时,绘制趋势图找出关键信息相对简单。但若信息逐步释放,短期波动的诱惑力巨大。
因此,“色即是空”不仅是一种哲学观念,更是一种修行。当面临赌博亏损、人才流失或股票下跌时,对自身系统的强大信念将决定你能否保持定力。
无系统者容易随波逐流,而拥有系统者则能处变不惊。
今日电影推荐:《小活佛》(1993年美国上映,豆瓣评分7.5)由贝托鲁奇执导,基努·里维斯主演,讲述了释迦牟尼的修行历程及其最终证悟成佛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