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成年人了,已经无法像小孩一样去生活了,这个道理应该早点明白。
身边一位朋友在和她男朋友分分合合n多次之后,问我:为什么他们总会这样?我说:能分手只能说明不爱或者没有那么爱了,没有别的理由。她说:那为什么明明不喜欢了还不承认?非要说什么不合适,连最起码的担当都没有。我说:你别傻了,都是成年人,你还指望他像小孩一样承认他不喜欢你了?
小孩的世界简单真实,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光会说出来,而且声音还很大,甚至想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不喜欢你。成年人就一样了,成年人不喜欢你了,理由可以有千千万,背最多锅的就是“不合适”,但极少数会承认不喜欢的事实。就像是约定俗成的传统一样,成年人永远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规则,这套规则,大家都在用,却鲜少敢于承认。
他说他爱你,他说他只爱你一个,那又怎么样呢?说这句话只能代表说出口的那一刻他是这么想的,不代表这句话就让他从此以后不能不爱你,也不能爱上其他人。没有一句话可以有如此强大的约束力,纵然如歌词里唱的“从前的日子变的慢 车 马 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爱一个人,也是因为日子过得太慢,时间只够爱一个人而已,不代表的是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在现如今这个快餐时代里,什么都快,爱情亦如此,不能免俗,所以那种一生只爱一人牵手一辈子的感情才更为让人心动也更为羡慕。
他说不合适的潜台词就是不爱你了,你非要他承认他不爱你,你是让他自己打自己的脸,你觉得他做得到吗?敢说喜欢你,不敢说不喜欢你的事实,是你一直在接受不了不是吗?他就是不喜欢你了,你不能要求他像小孩一样承认,因为他做不到。当他先承认不喜欢你的时候,在那段感情里你就是一个受伤者的角色,而他就是一个伤害你的角色,你得到的是大家的同情,他得到的是大家的不屑甚至是指责,这份代价对他来说太大,谁愿意去承认自己就是那个坏人?没有人愿意,但是总要有一个人去当这个坏人,因为总有一方会最先忍受不了这种状态,这个事情总要有个了结,但是这个坏人一定不是他。所以当你说对方没有勇气承认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你让他承认的是他自己眼瞎,是要让他否认自己,还是要自我否认,想一下这有多难就知道做不到是正常状态的正常反应了。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段话:为了不让分手的场面太难堪,我也哭了,哭的好像真的很伤心一样,但自己其实内心知道,只是为了不让场面难堪,并不是说对这段感情这段过往有多么不舍多么留恋多么遗憾。你看,那些和他分过手的姑娘可能还在傻傻回忆这段感情,还在想明明分手时他哭的也是那么伤心,怎么就是不爱我了呢?可事实却是人家只是为了缓解气氛。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也就是这么让人觉得心寒,不是吗?
身边这位朋友已经在这段感情里困住了好久,我们的劝说也无数次,有时候真的很想送几个巴掌给她,如果这样可以让她清醒的话。我说:你每次都是拿着刀子使劲的递给别人,告诉别人:砍你几刀。别人不接,你甚至还要求人家接过去。这个时候你就怨不得别人了,别人接过来砍了你几刀,既不用对砍你几刀承担任何后果,还可以享受砍人的快乐,何乐而不为?每次砍完之后,你也觉得疼,你的伤口也会流血,你看着流血的伤口陪着掉了很多泪,但是伤口一结痂,你又凑上去递刀子求着别人砍你了。
对方不承认不喜欢你,你要承认,要坦然面对。爱情就像是一场赌注,你下赌注在对方身上,就要知道也要接受愿赌服输的结局。这场五五分的爱情赌注里,有一半的几率就是输了这场局。输一局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往后所有的局都输了,因为你在这场输了的赌局里迟迟不能释然,你非要质问对方为什么要让你输?你可忘了,从你下赌注开始,从你爱上对方的那一刻起,对方就有了伤害你的权利,你也就有了输局的二分之一概率。所有的过往都是一个个故事,但是它不应该成为你心里的一个个事故。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试问自己能保证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吗?不能爱上其他人吗?不喜欢你说不合适也很正常,因为自我否定永远比他人否定自己来的容易,纵然是贺涵那样的社会精英,也只是敢于坦白自己爱上了罗子君,称唐晶就像他最得意的作品一样,却不敢坦然承认不爱唐晶了。这就是成人世界里的“规则”,遗憾的是,我们都长大了,而长大就意味着要接受这些规则,也要适应这些规则,就好像玩游戏要遵守的规则一样,不按规则来,输的就是自己。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把回忆过得比余生还要长,但是希望跟我朋友一样的每一个你可以坦然接受规则,学会规则,别让回忆困住你,别让故事成为事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