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天塌下来你会陪我,可你又如何同感我寂寞。——《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壹
在豆瓣评分第一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法院误判而关进监狱。
“终身监禁”。
而当他想要通过不到一尺的小铁锤将通往外界那超过几百米的墙壁挖成隧道逃出时,旁人或是嘲笑质疑,或是“严厉打击”,被监狱体制所禁锢。
二十年后,他重获自由,从隧道逃出来以另一种身份存活,监狱里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在那样的环境下,别人与安迪的共情是一种奢望,而他若在没有人理解自己时就选择放弃,便无法成就这可歌可泣的结局。
贰
当爱人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陷入悲伤,亦或为此生气。
当朋友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苛责抱怨,甚至选择逃离。
当父母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那一刻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心里极度郁闷。
哪怕只是陌生人不理解我们,有强大心脏的孩子或许会不以为意,但多数孩子还是会有点小伤悲,只不过难过的情绪可能不会被无限放大罢了。
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这是人类的生命中最原始又真实的需求。
而现实却往往与我们心中所想的背道而驰,致使我们可能一度产生,“为什么他们都不理解我,我好难过”的心理体验。
更有甚者,觉得“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太痛苦了”的人也不在少数。
叁
渴望被理解,即我们希望他人与自己“共情”。
共情,在心理学上说,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而人的差异如此之大,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最真实地感受到别人的体验。
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各异,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我们的价值观念有所差异,又怎么能完完全全或者说百分之一百地去真正体验到他人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情感呢?
所以才会有“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一说。
肆
我们期待至亲甚至是陌生人理解自己,而一旦没有满足此类需求便有失落感,这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状态。
只是,我们同样也要意识到上面提到的,世界上能理解自己的人只是少数,要做到完全的理解更是极其困难。
所以,别人给予的理解,我们当小确幸去珍视便好。
当他人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如果有生气和抱怨的情绪,那或许可以试着先让自己刻意平静下来,思考,再自我调节。
若是自己一度陷入悲伤中,那可以在肆意挥洒情绪片刻后,学会去接纳和理解,又或者着手去解决问题。
“无论何时你感到伤心了,记住,你的身体里有数十亿的细胞只关心你一个人。”
世间千万种宠爱,无数种人心,得之我幸,不得我也没什么不幸。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公众号:小王子在等你
我在星球等你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