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出家的90后”刷屏了!骂多赞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8969227/4ce4a586d085f795.jpg)
我应该也算是佛修系吧,在这里谈一下我的感受,不喜勿喷。
我最早接触到佛修,应该是参加樊登老师的《樊登读书会》。首先看的,就是樊老师主推的《正念的奇迹》。
写这本书的一行禅师是一个越南人。他主张的是“入世佛教”。一生都在为越南和平慈善事业奔走!后来被越南军政府驱逐,在法国建立了修炼“正念禅”的梅村社区,传承至今。现在仍然接待全世界修炼“正念禅”的游客参观学习。
按照中国对圣人的“立功、立言、立德”的标准,一行禅师应该可以被称为“圣人”。他推崇的入世佛教,在现在这人人焦虑、压力重大的社会,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正念禅”讲究的是“修行坐卧皆为禅”。核心思想是“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和觉知,去迎接未来一切的无常”!
真正的智慧,往往是殊路同归!它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不谋而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8969227/4c4995a46ba12532.jpg)
现在这个社会感觉每个人都是觉得自己挺痛苦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痛苦呢?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你觉得“我不应该有这种痛苦”。
如果我们的朋友失恋了,我们会劝他,这没什么,谁没失恋过。但是如果失恋这件事放在我们自己身上,那就会觉得痛苦的受不了。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失恋,朋友失恋,我们不觉得那么痛苦,但是自己失恋会这么痛苦呢?就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不应该有这种痛苦。这个念头一旦升起,我们就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痛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8969227/8c3bee0acedbd600.jpg)
“工作”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痛!好像每一个人都是干着八小时之外的活,拿着八小时之内的钱。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
这里分享一个“刷碗”的故事:
当一行禅师还是小沙弥的时候,要负责整个寺庙的刷碗工作,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当时庙里有两百多位僧人,只有他们两个小和尚刷碗,而且那时候没有洗洁精,只有草木灰和椰壳。特别是在冬天冰凉的水里洗碗,真的是一件苦差事!
一行禅师是怎么做的?
洗碗时,应该只是洗碗,也就是说,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
乍一看,这似乎有点傻?为什么要强调如此简单的事呢?其实这正是关键,现在在洗碗,是不可改变的实相。
如果我们现在在洗碗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比如说正在洗碗,想着去打游戏,或者是和朋友聚会,那么洗碗就会变成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儿!但是洗碗这个“工作”是我们不可避免的。
怎样才能让洗碗这个事变得不痛苦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概念,就是把这洗碗这段时间,当成我们生命中注定的经历。既然必须要经历,那么为什么不以一个“全然的觉知”的形式,来度过它呢?当我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就会从心底升起一股淡淡的喜悦!
我们做的每一个事情,包括工作,学习,做家务,带孩子其实都是洗碗!
![](https://img.haomeiwen.com/i8969227/d888abdb4ac34a21.jpg)
修佛其实是用更温柔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一切。特别是温柔的对待自己。
但是修佛是不是就要随波逐流?当然不是!佛家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
这里特别说一下“精进”:不同于“努力”,努力是有目的,它是一种外在利益驱动,这种努力会让我们觉得痛苦;而精进是全心全意的做好每一件事,即“行住坐卧皆为禅”。它是比努力更高的要求,潜心耕耘,莫问前程,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会感受到“次第花开终见佛”的喜悦!
![](https://img.haomeiwen.com/i8969227/0826bda29985ef4c.jpg)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正确的理解佛系年轻人,也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温柔的对待自己和世界!
网友评论